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帑 | tǎng,nú | 8划 | 名词 儿子、子孙。通「孥」。《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汉.毛亨.传:「帑,子也。」 名词 妻与子的合称。通「孥」。《左传.文公六年》:「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晋.杜预.注:「帑,妻子也。」
|
坣 | táng | 8划 |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堂,殿也。——《说文》。
|
伖 | tǎng | 6划 |
-
古同“帑”。
|
汤 | tāng,shāng | 6划 | (形声。从水,昜(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饮料 。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 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古州名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山名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温泉 。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姓 另见 shāng;tàng
|
饧 | táng,xíng | 6划 | 名词 之又音。
|
钂 | tǎng | 28划 |
-
见“镋”。
|
矘 | tǎng | 25划 |
-
1.眼睛无神,茫然直视。
2.失志的样子。
|
鼞 | tāng | 24划 |
-
鼓声。
|
爣 | tǎng | 24划 |
-
〔~阆(láng)〕宽敞明亮,如“鸿爌炾以~阆(láng)。”
|
曭 | tǎng | 24划 |
-
〔~莽〕(太阳)不明亮。
|
戃 | tǎng | 23划 |
-
〔~慌(huāng)〕失意忧愁的样子。
|
儻 | tǎng | 22划 |
-
1.见“傥”。
2.同“倘1”。
|
鶶 | táng | 21划 |
-
〔~鷵(tú)〕古书上说的一种似乌鸦而苍白色的鸟。
|
鐋 | tàng | 20划 |
-
鐋tàng笔画数:20;部首:釒。
|
鞺 | tāng | 20划 |
-
〔鞺鞳〕鼓声。
|
饄 | táng | 19划 |
-
古同“糖”。
|
闛 | tāng,táng,chāng | 19划 |
- [ tāng ]
-
〔~鞈(tà)〕古同“镗铪”,钟鼓声。
- [ táng ]
-
〔~~〕隆盛。
- [ chāng ]
-
〔~闔(hé)〕传说中的天门,如“西驰~闔(hé)。”
|
鏜 | tāng,táng | 19划 |
- [ tāng ]
-
1.鼓鐘之聲。
2.指敲擊鐘鼓等樂器。
3.樂器名。參見“鏜鑼”。
- [ táng ]
-
用鏜床加工工件上的孔眼。參見“鏜孔”。
|
餹 | táng | 18划 |
-
古同“糖”。
|
蹚 | tāng | 18划 | 踩,踏 。 如:蹚土马(方言。皮制袜筒);蹚家(指土匪); 引申为探路 等冈野调上伪军去蹚路,重新组织好队伍,继续前进时, 提幼虎早已转到前头一个小山梁上了。—— 李荣德《大雁山》 从浅水中走过去;涉过 。 如:蹚水(从浅水中走过去);蹚过小河;蹚过泥淖 试验、试做 。 如:蹚一蹚、蹚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