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突 | tū | 9划 | 忽然;猝然 突,猝也。——《广雅》 突如其来如。——《易·离》 盗贼奔突。——王逸《鲁灵光殿赋》。 张注:“唐突也。” 又如:突地(忽然);突突(忽然);突尔(突然);突兵(骤然进攻的军队);突头突脑(没头没脑。突然地;出人意料地);气温突降;突告失踪
|
凃 | tú | 9划 |
-
古同“涂”。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
乱写:~鸦。
|
怢 | tū,dié | 8划 |
- [ tū ]
-
忽视;不在意:“故美玉蕴于碔砝,凡人视之~焉。”
- [ dié ]
-
〔~荡〕洒脱,不拘束。
|
钍 | tǔ | 8划 | 一种放射性的四价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例如独居石和钍石),通常与稀土金属连系在一起,主要作为质量数为232的同位素,半衰期为1.39×10 10 年,放射出α粒子而形成新钍1 ——元素符号Th
|
图 | tú | 8划 |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书籍 。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
兎 | tù | 7划 |
-
同“兔”。
|
宊 | tū,jiā | 7划 |
- [ tū ]
-
古同“突”。
- [ jiā ]
-
古同“家”。
|
禿 | tū | 7划 | 形容词 形容物体没有毛、发、草木、枝叶等。 【组词】:「秃子」、「秃头」、「秃山」、「秃树」。 形容词 物体尖端钝粗、不尖锐。 【组词】:「秃针」、「秃笔」。
|
秃 | tū | 7划 | 詈词。指僧侣。 如:秃丁(对僧人之讥称);秃人(动机不正的出家人);秃厮(对僧人讥嘲之词);秃奴(对僧人的蔑称);秃士(谓僧侣);秃歪剌(对僧尼的恶称)
|
迌 | tù | 7划 |
-
狡猾的样子。
|
図 | tú | 7划 |
-
谋划,反复考虑。@@@@图谋,谋取。
3.筹划,设法对付。
4.绘画。
5.摹拟。
6.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7.所画的图画。
8.地图。
9.行使主权的领土。
10.意愿。
1塔。@@@@1
|
吐 | tǔ,tù | 6划 | 呕吐。呕出胃内容物 。 如:吐下(呕吐下泻);吐逆(呕吐而气逆);吐红(吐血);吐眩(呕吐眩晕);吐骂(唾骂);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吐壶(唾壶);恶心要吐 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 。 如:如果把它们完整地吞下去的话,它们又会被吐出来 退还非法的或不义的收益 。 如:吐赃 另见 tǔ
|
汢 | tu | 6划 |
-
日用汉字。用于地名。
|
凸 | tū | 5划 | 使突出于周围表面或范围之外 。 如:凸出来;挺胸凸肚;凸起(突出;高起);凸露(高出于外);凸显(凸出显露);凸出(高出;高起) 伸出;突出 。 如:有些地方的墙壁凸成了厚实的扶壁了
|
圡 | tǔ | 4划 |
-
古同“土”。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田地;土地。
3.国土;领土。
4.指地方;地区。
5.尘土。
6.家乡;故乡。
7.〈文言〉指社神;地神。
8.〈文言〉指土著;原住民。
9.〈文言〉堤。
10.未经熬制的鸦片。
1元、明、清时期于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1五行之一。
13.八音之一,指土制乐器。
14.土族的简称。
15.本地的;具有地方性的。
16.不合潮流;不开通。
17.〈文言〉度;测量(土地)。
|
土 | tǔ | 3划 | 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土,犹度也。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吐 土,泻也。——《广雅》。王念孙疏证:土之为言吐也。
|
鼵 | tū | 22划 |
-
古书上指一种与鵌鸟同穴而居的鼠。似家鼠而小,色黄,尾短,尾毛蓬松。亦称“兀鼠”。
|
鷵 | tú | 22划 |
-
〔鶶~〕见“鶶”。
|
鷋 | tú | 21划 |
-
1.古代传说中一种鸟喙蛇尾的怪鸟。
2.古同“鵌”,一种与鼠同穴而居的鸟。
|
鶟 | tú | 20划 |
-
〔~鶦(hú)〕白头翁(一种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