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彖 | tuàn | 9划 |
-
彖辞,《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
|
抟 | tuán | 7划 | 圆 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周礼·考工记·梓人》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楚辞·屈原·橘颂》 又如:抟抟(圆圆的样子);抟廉(圆润而锐利)
|
团 | tuán | 6划 | 团子 米或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唐· 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
団 | tuán | 6划 | 米团,饭团。团,圆也。——《说文》;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文选·班婕妤·怨歌行》;又如: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多用于帝王宫内,又称宫扇);团领(圆领);团栾(形容圆的样子);团茅(团苞,团焦,圆形草屋);团城(北京故宫西北、北海南门口的圆形围城)。 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聚集,集合,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鷻 | tuán | 23划 |
-
鸟名,大雕。
|
鷒 | tuán | 22划 |
-
〔鹳(guàn)~〕见“鹳2”。
|
糰 | tuán | 20划 |
-
见“团”。
|
鏄 | tuán | 19划 |
-
铁块。
|
檲 | tuán | 18划 |
-
大木。
|
篿 | tuán,zhuān | 17划 | 圆形的竹器 篿,圜竹器也。——《说文》。钱坫诠:“此与团字同用,今俗有团箕、团匾等器。”
|
疃 | tuǎn | 17划 | 禽兽践踏的地方 盘桓疃畔峦端路,见一个绕倒忉骚老夫。——《雍熙乐府》 村庄;屯 自出城,即黄茅弥望,每十余里,有村疃数家而已。——宋· 陆游《入蜀记》 常用作地名。 如:山东有柳疃,河北有贾家疃
|
貒 | tuān,tuàn | 16划 | 獾的别名 貒,即今猪獾也。处处山野间有之,穴居。状似小猪形,体肥而行钝…短足短尾,尖喙褐毛。——《本草纲目.兽部二》 名词 一种外形似猪的动物。即猪獾。体形肥大,行动迟钝。短尾、尖嘴,擅掘洞,穴居。 明.张自烈《正字通.豸部》:「貒,猪獾,一名獾?,状似小猪,体肥,行钝,穴居,足尾短,褐毛,尖喙,能孔地,食虫肉。」
|
槫 | tuán,shuàn,quán | 15划 |
- [ tuán ]
-
1.圆:“圆果~兮。”
2.聚结:“员陈(zhèn)者所以~也。”
3.檩:“柞,……十年中椽,可杂用,二十岁中屋~。”
4.古代运灵柩的车。
- [ shuàn ]
-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 [ quán ]
-
古代无辐的木制车轮。
|
褖 | tuàn | 14划 |
-
古代一种边缘有装饰的礼服。
|
團 | tuán | 14划 | 名词 圆球形物体。 【组词】:「粉团」、「纸团」、「蒲团」、「面团」。 名词 有组织的一群人,可以一起运作或活动。 【组词】:「社团」、「马戏团」、「旅行团」、「合唱团」。
|
慱 | tuán | 14划 |
-
1.忧虑:“我心~兮。”
2.古通“团”,圆。
|
摶 | tuán | 14划 |
-
见“抟”。
|
煓 | tuān | 13划 |
-
火炽盛。
|
剸 | tuán,zhuān | 13划 | 副词 独断。通「专」。 《荀子.荣辱》:「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
|
猯 | tuān,tuàn | 12划 |
- [ tuān ]
-
古同“貒”。
- [ tuàn ]
-
古同“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