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娃 | wá | 9划 | 圜深目的样子 娃,圜深目貌。——《说文》 字亦作眭 眭,深目也。——《说文新附》 美好 吴、 楚之间谓好曰娃。——《说文》 又如:娃鬟(美丽的发髻)
|
挖 | wā | 9划 | (挖为穵的俗字。形声。从手,穵(wā)声。本作“穵”。穵,空大的意思。本义:掘) 同本义 。 如:挖土;挖井;挖河;挖窖(挖掘窖藏);挖隧道;挖防空洞;挖心(掏心。比喻痛心,痛苦);挖花(一种赌博方式) 引申为探索;深入研究 。 如:把问题挖得愈深愈好 抓。用爪子或指甲抓 。 如:把那猫头鹰的眼睛挖了出来 镂,镂空 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红楼梦》 又如:挖云(镂穿成云头形的边饰);挖垫(旧时女红之一。把布帛镂穿成各种花样,在后面垫上不同颜色的布帛做衬托);挖镶(镂空镶嵌) 掏取。用工具或手从物体内向外扒出 见他袖子里头挖出一张片子来。——清· 蘧园《负曝闲谈》 又如:挖耳朵;挖单(魔术师用的双层布单,泛指包袱皮) 〈方〉∶敲打 。 如:混帐东西,再讲,挖你一烟袋脑壳(湘西话)
|
砙 | wǎ | 9划 |
-
〔
|
洼 | wā | 9划 | 潴积 山无峻干,泽无洼水。——《淮南子》。高诱注:“洼水,渟水。”
|
哇 | wā,wa | 9划 | “啊”受到前一字收音 u或 ao影响而发生的音变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辨明、祈使语气。 如: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哇! 用在句中,表示呼唤。 如:老吴哇,我们来谈谈 另见 wā 助词 置于语尾,表惊叹的语气。 【组词】:「好哇!你竟然闷不吭声的躲在这里。」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张老头儿听了说道:『好哇!正是这话了。』」
|
劸 | wā | 8划 |
-
同“逼”。
|
瓲 | túnwǎ | 8划 |
-
形式。
|
咓 | wǎ | 7划 |
-
译音用字。人名。
|
佤 | wǎ | 6划 | 佤族的简称 。亦称“佧瓦族”
|
穵 | wā | 6划 | 同“挖” 穵,空大也。从穴,乙声。——《说文》 穵,今苏俗谓窃贼穴墙曰穵。——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穵蛤、淘盐。——《西游记》 〈动〉 (挖为穵的俗字。形声。从手,穵( wā )声。本作“穵”。穵,空大的意思。本义:掘) 同本义。如:挖土;挖井;挖河;挖窖(挖掘窖藏);挖隧道;挖防空洞;挖心(掏心。比喻痛心,痛苦);挖花(一种赌博方式)
|
邷 | wǎ | 6划 |
-
古地名。在今河南。
|
屲 | wā | 4划 |
-
低洼的地方;水洼(多用于地名):漫~(在甘肃)。何家~(在宁夏)。
|
攨 | wā | 23划 |
-
古同“搲”。
|
韈 | wā | 23划 | 穿袜子。客初至时,不冠不袜。——清·魏禧《大铁椎传》
|
韤 | wà | 23划 |
-
同“袜”。
|
襪 | wà | 19划 |
-
见“袜”。
|
鼃 | wā | 18划 | 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那陈经济把脸儿蛙着不言语。——《金瓶梅》
|
漥 | wā | 14划 |
-
古同“洼”。
|
膃 | wà | 14划 |
-
同“腽”。
|
窪 | wā | 14划 |
-
见“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