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137条ying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yìng9
  1. 阳光

    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王粲《七哀》

  2. 未时。午后一到 三时

    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 明· 杨慎《丹铅续录》

yíng9
  1. 眩惑

    而目将荧之。——《庄子·人间世》

    又如:荧惑星(火星);荧惑守心(火星守御星);荧侮(迷惑侮狎);荧眩(眩惑);荧惑(炫惑);荧乱(迷乱);荧听(淆乱听闻)

yíng9
  1. 丰满,匀称好看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2. 圆满,无残缺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3.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4. 盛,旺盛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5. 丰足 。

    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6. 众多 。

    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yǐng9
  1. 古邑名

    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从邑,呈声。——《说文》。朱按,在今湖北荆州府江陵县北,楚武王自丹阳、今宜昌府归州徒此。

  2. 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

  3. 汉县名 。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纪南城东南

  4. 代称楚国 。

    如: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郢人(借指楚国人)

yǐng9

短小的样子。

yíng8
  1. 埋葬

    未欲茔于他山,就瘗于西垒之根。——宋· 侯延庆《退斋笔录》

    又如:茔葬(丧葬)

yīng8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2.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3.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yìng,yīng7
  1. 应和,响应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

    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

  2. 受;接受

    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

  3. 符合;适应;顺应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

  4. 应付;对付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

  5. 感应;应验

    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

  6. 对敌方回击、迎击

    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

    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

  7. 支付;供给 。

    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

  8. 许配

    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另见 yīng

yíng7
  1. 动(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同本义。盈,满器也。——《说文》

yíng7
  1. 面向着,正对着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yīng,yìng7
[ yīng ]

古同“应”。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有尽有。

回答:答~。喊他不~。~承。

[ yìng ]

古同“应”。

yīng28

见“鹦”。

yíng26
  1. 名词 竹编的笼子。

    《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唐.颜师古.注:「如淳曰:『籯,竹器,受三四斗。』」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闻道早春时,携籯赴初旭。」

yīng25

同“莺”。

yīng24

1.不久。

2.几乎;大约(日本汉字)。

yīng24

见“鹰”。

yīng23

古书上说的一种龟,能吃蛇。亦称“摄龟”。

yíng23

古同“瀛”。海:~海。~洲(古代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山,在海上)。~眷(仙眷,常用作对别人眷属的敬称)。~寰(地球水陆的总称,指全世界)。

yìng23

小鱼。

yīng23

见“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