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昝 | zǎn | 9划 | 用同“咱”。我 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西厢记》 [名]:姓
|
咱 | zán,zá,zǎ,zan | 9划 | 参见「咱家」条。
|
兂 | zān | 4划 |
-
古同“簪”。
|
饡 | zàn | 27划 |
-
以羹浇饭。
|
讚 | zàn | 26划 |
-
同“赞”。
|
趲 | zǎn | 26划 |
-
见“趱”。
|
襸 | zàn | 24划 |
-
1.美好;妍丽。
2.鲜艳的衣服。
|
趱 | zǎn | 23划 | 催促;逼使 皂隶挥鞭趱行路,躜尔今朝入关去。——姚燮《粮船行》 又如:趱逼(催迫);趱马向前 赶;加快;加紧 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趱旧人。——《张协状元》 又如:趱工(赶工、赶活);趱快(犹赶快);趱行(趱路。赶路);趱办(趱干,赶快办理);趱运(赶快运送) 积蓄 你积趱的金银过北斗。——《陈州粜米》 又如:趱足(积蓄);趱钱;趱物;趱家私 使,鼓 。 如:趱劲 移动 。 如:趱座,趱位
|
禶 | zàn | 23划 |
-
祭祀。
|
瓚 | zàn | 23划 |
-
见“瓒”。
|
攢 | zǎn,cuán,zàn,zuān | 22划 | 动词 拼凑、聚合。 【组词】:「他们攒了一笔钱,合买一台电视机。」 名词 量词。计算聚集的人或物的单位。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我本是个花一攒锦一簇,芙蓉亭有情有意双飞燕。」《镜花缘.第七二回》:「众人因见亭内四壁悬着许多字画,收拾的十分精致,都不肯就走,分着这里一攒,那里一夥,围着观看。」
|
灒 | zàn,cuán | 22划 |
- [ zàn ]
-
方言,溅:~了一身水。
- [ cuán ]
-
水聚集的样子。
|
讃 | zàn | 22划 |
-
同“讚”。
|
儹 | zǎn | 21划 |
-
同“攒1”。
|
酇 | zàn,cuán,cuó | 21划 |
- [ zàn ]
-
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老河口一带。
- [ cuán ]
-
(又)[酂阳][酂城]地名,都在河南省永城。
- [ cuó ]
-
(又)[酂阳][酂城]地名,都在河南省永城。
|
鐕 | zān | 20划 |
-
1.一种钉子:“君裹棺用朱绿,用杂金~。”
2.缀物。
3.釜类烹器。
|
鐟 | zān | 20划 |
-
古同“鐕”。
|
瓒 | zàn | 20划 | (形声。从玉,赞声。本义:质地不纯的玉) 同本义 瓒,三玉、二石也。——《说文》。徐锴系传:“谓五分玉之中二分是石。” 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旱麓》
|
贊 | zàn | 19划 |
-
见“赞”。
|
攒 | zǎn,cuán | 19划 | 待葬的棺柩 。 如:攒宫(古时天子暂时停棺的地方。也称攒所) 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或成堆的东西 。 如:花一攒锦一簇 另见 z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