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鱛 | zēng | 23划 |
-
狗母鱼(日本汉字)。
|
贈 | zèng | 19划 |
-
见“赠”。
|
譄 | zēng | 19划 |
-
1.夸大其辞。
2.古同“增”。
|
繒 | zēng,zèng | 18划 |
- [ zēng ]
-
1.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2.帛之厚者。
3.見“繒綾”。
4.同“罾”。魚網。
5.通“矰”。參見“繒繳”。
6.古國名。
7.姓。
- [ zèng ]
-
方言。綁,扎。
|
罾 | zēng | 17划 | 用网捕捞 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罾船(装有罾网的渔船);罾罩(泛指捕鱼的用具)
|
矰 | zēng | 17划 | (形声。从矢,曾声。矢指箭。本义: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同本义 矰,矰射矢也。——《说文》 矰,箭也。——《广雅》 矰矢矰矢用诸矰射。——《周礼·司弓矢》 宛路之矰。——《吕氏春秋·直谏》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史记》 又如:矰矢(箭名。古代八矢之一,用以射飞鸟);矰矰(用丝绳系住石制箭头的射鸟工具) 短箭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矰、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国语》 又如:矰弋(矰矰,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比喻暗害人的手段)
|
磳 | zēng | 17划 |
-
见〔碐磳〕、〔碅磳〕
|
甑 | zèng | 16划 |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食物]) 同本义 甑,甗也。——《说文》 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方言》五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 陆游《杂题六首》 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 如:他到灶屋抓了一把甑边饭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 如:曲颈甑
|
橧 | zēng,céng | 16划 | 名词 用木柴堆筑而成的居处。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上.释宫》:「橧,巢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唐.孔颖达.正义:「夏则居橧巢者,谓橧聚其薪以为巢。」
|
璔 | zēng | 16划 |
-
玉貌。
|
熷 | zèng | 16划 |
-
用烧煮正餐后的余火烘烤竹筒鱼。
|
缯 | zēng,zèng | 15划 | 绑;扎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另见 zēng 参见「缯绷」条。
|
憎 | zēng | 15划 | (形声。从心,曾声。本义:憎恨厌恶)同本义 憎,恶也。——《说文》 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 盗憎主人。——《国语·晋语》 秦甚憎 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憎人(可憎恶的人);憎妒(憎恨妒忌);憎命(憎恶命运);憎毒(憎恨痛恨);憎恨(厌恶怨恨);憎毁(憎恶诋毁);憎爱(憎恨与喜爱);憎怜(憎爱);憎丑(憎恶。憎恨厌恶);憎愤(犹愤恨)
|
增 | zēng | 15划 |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更加 。 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
|
鋥 | zèng | 15划 |
-
见“锃”。
|
鄫 | zēng | 14划 |
-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
2.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
3.姓。
|
増 | zēng | 14划 | 动。 (形声。从土,曾声。
|
锃 | zèng | 12划 |
-
器物经擦或磨后,闪光耀眼:~光。~亮。
|
赠 | zè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