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昭 | zhāo | 9划 | 显扬;显示 昭陛下圣明。——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昭畅(大大发扬);昭文(显扬文采);昭武(显扬武威)“炤” 另见 zhào
|
赵 | zhào | 9划 |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
垗 | zhào | 9划 |
-
1.祭坛四周土墙以内的地方。
2.墓地:宅~。
|
炤 | zhāo,zhào | 9划 | 动词 照耀。同「照」。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
|
盄 | diào | 9划 |
-
1.铫子,一种烧水或煮东西的器具。
2.熬煮:“命巫彭桐君处方~饵。”
|
狣 | zhào | 9划 |
-
体壮力大的狗。
|
妱 | zhāo | 8划 |
-
古女子人名用字。
|
沼 | zhǎo | 8划 | (形声。从水,召声。本义:水池,积水的洼地。上古时期,池和沼都表水池,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一说圆曰池,曲曰沼) 同本义 沼,小池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于沼于沚。——《诗·召南·采蘩》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诗·小雅·正月》 龟龙在宫沼。——《礼记·礼运》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 王立于沼上。——《孟子》 射沼滨之高鸟。——《淮南子·原道》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唐· 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又如:沼沚(池塘。亦借指积水坑);沼气 池水 御坐前建蓬莱山, 曲池接筵,飞沼拂席。——《水经注》
|
招 | zhāo | 8划 | 策略 。 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 靶子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 口供,供词 。 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 如:酒招 姓
|
巶 | zhāo | 8划 |
-
古同“昭”。
|
佋 | zhāo,shào | 7划 |
- [ zhāo ]
-
古同“昭”。
- [ shào ]
-
古同“绍”。
|
找 | zhǎo | 7划 | (会意。从手,从戈。像用手拾戈。本义:觅取,寻求) 同本义 这可丢了!往那里找去?——《红楼梦》 退有余,把超过应收的钱物退还 。 如:找算(结算出多付而应找回的钱);找账(补足欠项);他找我一块钱 补不足 当下先秤了一半船钱,那一半直待到县时找足。——《警世通言》 又如:找补(添补;补偿;补充);找价(补加价款) 希望与…见面 。 如:有人找你;明天再来找你
|
钊 | zhāo | 7划 | (会意。从刀从金。表示用刀削金属。本义:磨损;削损) 同本义 钊,刓也。——《说文》。承培元引经证例:“刓,…谓摩去器芒角也。” 用勇气、精神或希望鼓舞 [某人];勉励 门沆砀,驾以猋。俯下士,无不钊。——明· 宋濂《补雩坛祝舞歌辞》
|
诏 | zhào | 7划 | 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 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 非有诏不得上。——《战国策·燕策》 诏即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捧诏恸哭。 出密诏示之。 又如:下诏(颁发诏书);诏板(即诏书);诏记(皇帝的手令);诏条(诏书中所列的条文);诏黄(以黄色纸书写发布的诏令)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南诏蛮,本 乌蛮之别种也,姓 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 哀牢之后。——《旧唐书》 又如:诏家(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
兆 | zhào | 6划 | 预示;显现 。 如:瑞雪兆丰年 开始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左传·哀公元年》
|
召 | zhào,shào | 5划 |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招致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 邀请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 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 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 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卒不召。——《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 感化和召唤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 召集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召会武官。 另见 shào
|
爪 | zhǎo,zhuǎ | 4划 |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 另见 zhǎo
|
爫 | zhǎo,zhuǎ | 4划 |
- [ zhǎo ]
-
1、同“爪”。又叫采字头,用作偏旁。
2、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
- [ zhuǎ ]
-
义未详。
|
羄 | zhào | 19划 |
-
古同“罩”。
|
皽 | zhāo,zhǎn,dǎn | 18划 |
- [ zhāo ]
-
皮肉上的薄膜:“濯手以摩之,去其~。”
- [ zhǎn ]
-
皮离。
- [ dǎn ]
-
面部的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