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242条zhi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zhī9

1.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花供观赏,果实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

2.这种植物的果实。

zhì9

1.捣。

2.〔挃挃〕割禾的声音。

zhǐ9
  1. 竖起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2. 通“旨”。美好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zhì9
  1. 用梳子梳头发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白居易《与元九书》

    又如:栉工(旧时称专替人梳头理发的人);栉束(梳理挽结头发);栉冠(梳头戴帽);栉掠(梳妆);栉梳(梳理);栉发(梳理头发)

  2. 清除

    栉垢爬痒,民获苏醒。——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又如:栉剔(清除,清剿);栉垢爬痒(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

zhǐ9

1.磨刀石。

2.捣缯帛的石砧。

zhǐ9

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沚。

zhì9

1.古水名。

2.古同“㴛”,湿。

zhǐ9
  1. 意旨;意图。字本作“指”

    恉,意也。——《说文》

    恉,志也。——《广雅·释诂三》

    其实此文无关宏恉。——鲁迅《书信·致曹聚仁》

    又如:恉趣(旨趣);恉要(要旨);恉谊(意义)

zhì9

祭有次序。

zhī9

恭敬:~候回音(旧时信里要对方回信的客气话)。

zhì9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3. 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下》

    又如:陟遐(远行);陟卓(远行);陟涉(跋涉)

  4. 晋升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善。否,恶。臧否,奖善惩恶。臧、否,这里都是动词。)——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陟罚(提拔与惩罚);陟黜(进用与贬黜);陟劝(提升与奖励);陟明(进用贤明)

  5. 升遐,升天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书·康王之诰》

    又如:陟配(天子升天后,于祭天时配享)

zhǐ9
  1. 古代车毂外端贯穿车轴的小孔

    轵,车轮小穿也。从车,只声。——《说文》

    五分其毂之长,去一以为贤,去三以为轵。——《周礼·考工记·轮人》

  2. 古代车箱两侧由方格组成的挡板

    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周礼·考工记·轮人》

  3. 车轴末端

    祭两轵及轨前,乃饮。——《新唐书》

zhǐ9
  1. 名词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同「只」。  【组词】:「一只戒指」。

zhī9

1.〔祇(qí)~〕见“祇2”。

2.裘皮衣。

cóng9

古同“從”(从)。

zhì9

1.受阻碍。

2.山弯曲的地方。

zhì9

储备。

zhǐ9
  1. 比喻距离很近

    晋视道如咫。——《周书·太子》。注:“喻近。”

    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吕氏春秋》

    又如:咫步(短距离);咫见(短浅的见识);咫书(咫尺之书);咫尺千里(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行路之难;也形容相见之难);咫只天颜(咫尺颜。咫尺威颜。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zhǐ9
  1. 枸橘,又称“臭橘”

    枳木似橘。从木,只声。——《说文》

    殷以椇。——《礼记·明堂位》。注:“椇之言枳椇也。谓曲桡之也。”

    楗六枳而为篱兮。——《后汉书·冯衍传》。注:“枳,芬木也。”

    橘逾淮而北为枳。——《周礼·考工记·序宫》

  2. 一种耐寒的中国落叶橘树,有三小叶的叶片,果实小有芳香,很酸。广泛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尤其作为砧木以芽接各种食用的柑桔

  3. 古县名 。战国时楚有枳邑,汉置枳县,属巴郡。故地在今四川省涪陵县

zhī9

古同“肢”:“四~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