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其他名字: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
云满湖,
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
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
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
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
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
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
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
清景一失后难摹。
云满湖,
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
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
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
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
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
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
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
清景一失后难摹。
释文
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深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今天是腊日,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儿女,说是去寻访僧人,其实也为的是自乐自娱。僧人的禅房坐落何处?喏,就在那宝云山前,小道狭窄,弯弯曲曲。孤山独自耸立,有谁肯在这里结庐?只有僧人,道行深厚,与山相傍护。到了,那纸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与惠思,裹着僧衣,正在蒲团上打坐。天寒路远,仆夫催着回家,告别时,还未到黄昏日暮。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树木都笼罩着烟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鹘,在佛塔上空盘旋回互。这次出游虽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着快乐。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刚从梦中醒来,那山中状况还历历在目。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注释
- 【⑴腊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十二月一日,有的说是十二月八日。
- 【孤山】:在杭州西湖。
- 【惠勤、惠思】:均为余杭人,善诗。
- 【⑵明灭】:依稀模糊,似有若无。忽隐忽现。形容楼台山峦。
- 【⑶鸟相呼】:一作“鸟自呼”,言鸟相和而鸣,如自呼名字。
- 【⑷名】:名义上。
- 【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和尚。
- 【⑸宝云山】:在西湖北面,有宝云寺。
- 【⑹团蒲(pú)】:即蒲团,和尚坐禅的用具。
- 【⑺晡(bū)】:申时,黄昏之前。⑻云木合,云和树迷蒙成为一片。
- 【⑼野鹘】:属鸷鸟类,飞翔迅疾。
- 【浮图】:佛塔。⑽怳(huǎng),恍惚。
- 【遽遽(jù)】:惊动貌。
- 【⑾亡逋(bū)】:逃亡者。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登泰山记
- 夜书所见
- 已凉
- 超然台记
-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 姑苏怀古
- 秋雨叹三首
- 贫女
- 谒金门·杨花落
- 满江红·点火樱桃
- 季札观周乐 / 季札观乐
- 大德歌·冬景
- 伤心行
- 踏莎行·柳絮风轻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 鹊桥仙·扁舟昨泊
-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 灭胡曲
- 归园田居·其五
-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 农家
-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 听流人水调子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 效古诗
- 春词二首
- 长相思·山一程
- 归朝欢·双调
- 寄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
-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 清明二首
- 浣溪沙·江村道中
-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 未展芭蕉
- 寄令狐郎中
- 龙标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