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释文
注释
- 【①舅氏】:即舅父,即李常。即舅父。
- 【舅,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
- 【妻的弟兄】:妻舅。
-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氏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 【《 ·秦风·渭阳序》】:“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 【” 孔颖达疏】:“谓舅为氏者,以舅之与甥氏姓必异,故书传通谓为舅氏。”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登皇祐进士,调江州判官。公元1072年左右(熙宁中),为右正言,知谏院。 与之善。时安石立新法,常极言其不便。安石遣亲密喻意,常不为止。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出知邓州。徙成都,卒于行次。常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及元祐会计录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语出宋太史 《嗣法黄龙心》】:身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臣堂兄故卫尉卿兼御史中...生靖之,字茂宗,宣城太守。公辞归宣城治所。
- 【南泉问】:“宪随舅氏。”自岭下归新淦,因会大慧。舅氏令拜之。
- 【宪曰】:“素不拜僧。
- 【”舅氏曰】:“.从教人道野夫狂,汝姑扣之。.”宪知其尝执卷。遂举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司徒谘议、御史中丞。...野夫之幸矣!”其诙谐辨捷,皆此类也。
- 【③宣城】: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 、谢眺、 、 等先后出守于此, 、 、 、 等相继来此寓居,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赞辞,更因 、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而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宣城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 沓与云齐”的敬亭山,自南齐谢朓以采,先后300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600多篇,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诗山”;现存敬亭山麓的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成为全国仅存,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大文学家 发现并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以三雕艺术、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称誉海内外的绩溪,历代人才辈出,著作《笤溪渔隐丛话》的 ,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徽墨传人胡开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小品文学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等,使绩溪赢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黄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称金鳌,村中聚秀湖、狮山古庙、江氏宗祠等古迹文气盎然, 、江泽涵、江绍原等名流硕儒皆从此村走出;泾县桃花潭不但因夹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名扬海内外。
- 【④晚楼】:即指谢朓北楼。公元495年(建武二年)谢朓被任为宣城太守,就任后,在陵阳山筑起“高斋”,“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谢朓《高斋视事》)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乎农政,此楼又被称为谢家宅。谢家宅处于宣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宛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河。
- 【春骑】:骑,跨越。
- 【宋· 《村社祷晴有应》】:“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
- 【”宋 《宝鼎现·春月》】:“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春骑,春天的跨越。
- 【簇】:簇拥,紧紧围拢着。
- 【昭亭】:即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 【”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⑤罢稏】:稻名,又称䆉稏。
- 【 《鹧鸪天·代人赋》】:“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 罢稏香。
- 【”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
- 【 《过广济圩三首》】:“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 【”桁杨】:古代用于套在囚犯脚或颈的一种枷。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 【” 成玄英 疏】:“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
- 【” 明 《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赉是庸。桁杨不陈,囹圄虚空。
-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以致不得不勒限严比,忍用桁杨。
- 【”讼庭】:公堂法庭。宋 《贺新郎》词:“讼庭不许频频到,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
- 【”⑥谢公】:谢眺,高祖谢据为谢安之兄,祖父谢述,吴兴太守,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父亲谢纬,散骑侍郎,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 同族,有诗名,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另一说,“小谢”指 。初任豫章王萧嶷的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495年(建武二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得齐明帝信任。后因不参与萧遥光谋反,被诬陷死于狱中。
- 【换鹅经】:指《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曾写以换鹅,故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
- 【《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 【宋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 【”《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仇远《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瘗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 【” 宋 《丹阳子高得逸少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不见换鹅经, 京口今存《瘗鹤铭》。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湖亭与行简宿
- 【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
- 感昔
-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 桐叶封弟辨
- 赋
- 燕京四时歌(四首)
- 六言三首
- 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
- 行路难·缚虎手
-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 沁园春·读史记有感
- 代出自蓟北门行
-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 题刘泰娘舍
- 邕州
- 兰陵王·丙子送春
- 金陵新亭
- 寄袁二(一作郑沂)
- 酒泉子·春雨打窗
- 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 送元二使安西
- 新婚别
- 舟次芜湖却寄维扬刁学士
- 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黄鹤楼
- 夔州歌十绝句
-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 兵车行
- 次韵十叔父书怀
-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 垓下怀古
- 咏史
- 再次韵四首其一
-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上一篇: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下一篇: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