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
其他名字:登多景楼/念奴娇·登多景楼/念奴娇 登多景楼/念奴娇/念奴娇登多景楼
作者:陈亮
朝代:宋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释文
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 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注释
-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面长江。
- 【②王谢诸人】:泛指当时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
- 【③小儿破贼】:《通鉴》记淝水之战、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破,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围棋如故。
- 【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当时率军作战的是其弟侄,故称“小儿辈”。
- 【④强对】:强敌也。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田园乐七首·其一
-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 山中问答
-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 送人游吴
-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 夷门歌
- 少年游·离多最是
- 从军行二首
- 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 满江红·小住京华
- 莺啼序·重过金陵
- 送人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 水调歌头·沧浪亭
- 古意
- 金陵怀古
- 满江红·山居即事
-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 春望
- 玄墓看梅
-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渭川田家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 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 上书谏猎
- 醉翁亭记
- 点绛唇·金谷年年
- 暮过山村
- 归田赋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 登快阁
- 除夜对酒赠少章
- 从军行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