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断发文身 | duàn fà wén shēn | -
断发文身 duànfà-wénshēn[cut one's hair short and tattoo one's body] 古代吴越等地的一种风俗,把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旧用以指未开化的民族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庄子·逍遥游》
|
断袖之宠 | duàn xiù zhī chǒng | -
断:截断;宠:宠爱,宠幸。指男子搞同性恋的行径,指男宠。
|
断无此理 | duàn wú cǐ lǐ |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断梗飞蓬 | duàn gěng fēi péng | -
见'断梗飘蓬'。
|
断梗飘蓬 | duàn gěng piāo péng | -
被风吹断的树枝和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或漂泊不定的人。也作“断梗飞蓬”。
|
断章取义 | duàn zhāng qǔ yì | -
断:截断,割裂。章:篇章。原指不顾原意而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现泛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
断珪缺璧 | duàn guī quē bì | -
见'断圭碎璧'。
|
断简残编 | duàn jiǎn cán biān | -
断简残编 duànjiǎn-cánbiān 见“断编残简”。
|
断木掘地 | duàn mù jué dì | -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
|
断缣寸纸 | duàn jiān cùn zhǐ | -
残缺不全的书画。
|
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
断缐鹞子 | duàn xiàn yào zǐ | -
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
|
断齑块粥 | duàn jī kuài zhōu | -
见“[[断虀画粥]]”。
|
断井颓垣 | duàn jǐng tuí yuán | -
形容荒凉残败,无人居住的景象。
|
断圭碎璧 | duàn guī suì bì | -
亦作'断珪缺璧'。
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
断纸馀墨 | duàn zhǐ yú mò | -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断怪除妖 | duàn guài chú yāo | -
谓铲除妖魔鬼怪。
|
断子绝孙 | duàn zǐ jué sūn |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断烂朝报 | duàn làn cháo bào | -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皇帝诏令和官员章奏等的传抄文件。指内容陈腐、杂乱无章、没有参考价值的文字材料。
|
断织之诫 | duàn zhī zhī jiè | -
指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