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不知利害 | bù zhī lì hài | -
谓不知何者为利,何者为害。今语“不知利害”出此。
|
不务空名 | bù wù kōng míng | -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
不刊之论 | bù kān zhī lùn | -
刊:削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就削去重写。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也作“不刊之说”。
|
不羁之才 | bù jī zhī cái | -
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识局面 | bù shí jú miàn | -
犹不识时务。
|
不服水土 | bù fú shuǐ tǔ | -
不服水土 bùfú-shuǐtǔ 服:习惯;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饮食等远客不服水土
|
不问青红皂白 |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
不问青红皂白 bùwèn qīnghóng-zàobái 见“不分清红皂白”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
不远万里 | bù yuǎn wàn lǐ | -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长途跋涉。
|
不绝如线 | bù jué rú xiàn | -
亦作“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
不遑枚举 | bù huáng méi jǔ | -
犹不胜枚举。
|
不知死活 | bù zhī sǐ huó | -
指不知利害,冒昧行事。
|
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
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异常镇静沉着。也作不露声色。
|
不修小节 | bù xiū xiǎo jié | -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
不蔓不枝 | bù màn bù zhī | -
蔓:细长而不能直立的茎。枝:植物主干上分出的细茎。本指莲花的茎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后比喻语言或文章简洁流畅。
|
不明是非 | bù míng shì fēi | -
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不名一钱 | bù míng yī qián | -
名:占有。没有一文钱。形容非常贫穷。也作“不名一文”、“一文不名”。
|
不经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
不可逾越 | bù kě yú yuè | -
逾:越过。不能越过。现指事物已达到极高境界,不能超越。
|
不龟手药 | bù guī shǒu yào | -
1.利于漂洗绵絮而不使手冻伤的药。
2.比喻微才薄技。
|
不欺屋漏 | bù qī wū lòu | -
同'不愧屋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