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欳 | kuài | 11划 |
-
叹息。
|
歖 | xǐ | 16划 |
|
歒 | tì | 15划 |
-
〔~赥(xī)〕儿童喜笑的样子。
|
歡 | huān | 21划 | 形容词 喜乐。 【组词】:「欢乐」、「欢心」。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形容词 友好。《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庭中有奇树》:「欢友兰时往,苕苕匿音徽。」
|
歙 | xī,shè | 16划 | 参见「歙县」、「歙砚」等条。
|
歉 | qiàn | 14划 | (形声。从欠,兼声。本义:吃不饱) 同本义 歉,食不满也。——《说文》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 收成不好 一谷不升曰歉。——《广雅》 又如:歉荒(歉收;灾荒);歉俭(荒歉);歉薄(收成微薄) 贫困 。 如:歉弊(贫困);歉褊(贫困,不宽裕);歉迫(困厄,窘迫) 惭愧。对不住人的心情 俯仰谬恩方自歉。——王安石《酬吴季野见寄》 又如:抱歉(心中不安,觉着对不住别人);道歉;歉惜(遗憾与惋惜) 少;不足 歉,少也。——《广雅》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荀子·仲尼》 又如:歉绌(短缺、不足) 坏的,歹的 。 如:歉人(坏人) 通“谦”。谦逊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荀子·仲尼》
|
欹 | qī,yī | 12划 | 形容词 倾斜不正。《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叹词 表示赞叹。通「猗」。
|
歋 | yē | 14划 |
-
古同“揶”:“年衰只怕~歈鬼。”
|
欣 | xīn | 8划 | 爱戴 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又如:欣戴(欣悦拥戴) 悦服 是以民能欣之。——《国语·晋语一》 又如:欣佩(欢欣,敬佩);欣服(悦服)
|
歔 | xū | 15划 | 叹息 歔,欷也。一曰出气也。——《说文》 曾歔欷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汉司马迁引而申之,于其序外戚也,言命者四,言之皆累歔。—— 清· 龚自珍《尊命二》 又如:歔吁;歔泣(叹息哭泣) 鼻孔出气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老子》 抽泣 。 如:歔歈(悲歌)
|
歛 | liǎn,hān | 17划 |
- [ liǎn ]
-
古同“敛”,聚集。
- [ hān ]
-
1.欲念。
2.给予。
|
欮 | jué | 10划 |
-
气逆病。
挖掘;发掘。
3.古通“蹶”,跌倒;挫折。
|
歀 | kuǎn | 13划 |
-
古同“款”。
|
歜 | chù | 17划 |
-
1.盛怒。
2.气盛。
|
欦 | qiān,xiān | 8划 |
- [ qiān ]
-
1.含笑。
2.多智。
- [ xiān ]
-
贪欲。
|
欥 | yù,yì | 8划 | 助词 语气词,用于句首。承接上文以发其端,无义。 《汉书.卷一零零.叙传上》:「欥中龢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
歓 | huān | 15划 |
-
古同“欢”。
|
歎 | tàn | 15划 | 动词 呼出长气,以发抒心中的忧闷感伤。 【组词】:「哀叹」、「感叹」、「仰天长叹」、「叹息」。《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动词 称赞。通「叹」。 【组词】:「叹为观止」。《浮生六记.卷五.中山纪历》:「庆云见于西方,……观者莫不叹为奇瑞。」
|
歘 | xū,chuā | 16划 |
- [ xū ]
-
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
- [ chuā ]
-
拉:拟声,形容菜放到滚油锅里发出的急促声音。
|
歅 | yīn,yān | 13划 |
- [ yīn ]
-
古人名用字。
- [ yān ]
-
古同“湮”,淤塞;凝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