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冫”所有汉字

找到51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còu11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 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4.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5. 挨近;靠拢 。

    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6. 碰;趁 。

    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7. 拼凑成 。

    如:凑数

qià8

古同“洽”。跟人联系,商量:面~。接~。

tài5
  1. 奢侈.泰,侈也。——《玉篇》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骄纵;傲慢.骄泰奢侈。——《国语·晋语》以泰于国。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dòng7
  1. 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冻刺刺(冻钦钦。冷得发颤的样子);冻冽(冰冷;极冷);冻剥剥(寒冷透凉地);小心冻着

  2. 水晶般的,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

    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文彭《印章杂说》

    又如:冻珠;亦为冻石的简称;冻石(一种可制成印章或工艺品的石头);冻云(冬天下雪前凝聚的阴云)

  3. 寒凉 。

    如:冻酒(寒凉的酒);冻泉(寒凉的泉水);冻醴(冷酒)

pàn7
sōng10
  1. 云雾或水气凝结而成的冰花 。如雾凇(寒冷天,雾凝聚在树木的枝叶上或电线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ái12

古同“皑”。

lǐn15
  1. 形容词 寒冷。  【组词】:「凛冽」、「凛凛」。《文选.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唐.韩琮〈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诗:「月寒深夜桂,霜凛近秋松。」

    形容词 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通「檩」。  【组词】:「大义凛然」、「凛不可犯」。《宋史.卷四零一.辛弃疾传》:「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唐.孟郊〈送韩愈从军〉诗:「凄凄天地秋,凛凛军马令。」

10

遇冷凝结。凝固。

níng16
  1. 稳重;庄重

    器量宏大,风度端凝。——清· 徐珂《清稗类钞·容止类》

    又如:凝正(稳重端庄);凝厚(稳重敦厚);凝直(庄重而正直);凝峻(庄重严峻);凝特(庄重严肃,与众不同);凝简(庄重而朴实);凝旷(端庄旷达);凝稳(端庄稳重)

  2. 徐缓

    缓歌慢舞凝丝竹。——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凝笳(徐缓幽咽的笳声);凝净(平缓明静)

  3. 表示程度很深 。

    如:凝冬(严冬);凝冽(谓严寒);凝寒(严寒);凝湛(深湛清澈);凝烟(浓密的雾气)

féng,píng5
  1. 名词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冯简子,汉代有冯衍。

qìng10

寒冷;凉。

měi9
  1. 恳托。

xiǎn8
duó15

冰;檐流水成冰。

jìng,chēng10
[ jìng ]

同“净”

[ chēng ]

同“净”。

gàn10

化学用字。如醇凎。

7

1.寒冰,风寒。

2.寒风声。

liè8
  1. 寒冷。亦作“洌”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

    又如:冽冽(寒冷的样子);冽风(寒风);冽厉(寒冷而猛烈)

  2. 清澄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冽香(清香);冽泉(清泉);清冽(清澈)

7
  1. 艳丽

    美丽姚冶。——《荀子·非相》

    纨袖渐冶,王颜掩姱。——谢惠连《雪赋》

    又如:冶阳天(艳阳天);冶逸(容貌艳丽,神采飞扬);冶服(华丽的服装);冶丽(美丽异常;指美丽的女子);冶色(容颜美好)

  2. 容态妖媚

    冶容诲淫。——《易·系辞上》

    又如:冶由(妩媚的笑态);冶步(步态妖冶妩媚)

  3. 通“野”。

    如:冶葛(野葛,毒草名。有时用以比喻狠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