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页”所有汉字

找到46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dùn,dú10
[ dùn ]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 dú ]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tuí13
  1. 雄马生殖器

    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元· 马致远《耍孩儿》

  2. 颊下

    颓,颊下。——《玉篇》

wán10
  1. 同“玩”。游戏

    拜了拜本州,就到上海去顽了这多少日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又如:顽耍子(玩耍;游逛);顽不开(应付不了);顽耍(嬉戏,玩乐);顽游(顽耍,游玩);顽具(玩具)

  2. 贪。通“忨”。

    如:顽涎(馋涎,比喻对女色的贪婪);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软弱的人能够自立。比喻感化力量的巨大)

mān16

糊涂而又马虎:颟颟顸顸。那人太~,什么事都做不好。

háng10
  1. 鸟向下飞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毛传: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

  2. 飞奔 。

    如:颃颉(也作“颉颃”。鸟飞上飞下)

dǐng8
  1.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如:一顶帽子;一顶帐子

  2. 网络释义

    有给劲,给力的说法,某人某事比较符合预期,或者超出预期!也有顶住抗住的意思!

    1、使用场景:夸某人某事做的厉害,抗住顶住,给力的时候!

    2、例句:“Theshy这波天神下凡一锤五也太顶了吧。爱了爱了!”

10
  1. (形声。从页(xié),斤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头俊美)

  2. 同本义

    颀,头佳貌。——五代· 徐锴《说文系传》

  3. 身材修长 。

    如:颀而(身长的样子);颀伟(修长魁梧);颀然(身长的样子);颀颀(修长的样子)

  4. 通“恳”(kěn)。诚恳

    颀乎其至也。——《礼记·檀弓上》

  5. 通“恳”。坚韧

    是故輈欲颀典。——《周礼·考工记·輈人》

diān16
  1. 狼狈困顿 。

    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2.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 张籍《罗道士》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hān9
  1. 〈方〉∶粗大 。

    如:这树真顸

6

1.张(指纸):册~。活~。

2.旧时指单面印刷的书本中的一张纸,现在一般指两面印刷的书本中一张纸的一面,但作为印刷术语时仍指一张。

3.姓。

hàn13
  1. 点头

    逆于门者,颔之而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又如:颔首;颔头(点头);颔命(接受旨意)

  2. 摇动 。如;颔颐(动动腮巴)

15
  1. 书写;题署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2. 谈及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3. 品评;评论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4. 鸣;叫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

jiá12
  1. (形声。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2. 同本义

    颊,面旁也。——《说文》

    咸其辅颊舌。——《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戎昱《闺情》

    又如:颊辅(面颊);颊适(容貌调适,没有迎拒的表情);颊车(下牙床骨;牙慧,蹈袭陈言);颊颧(颊权。颧骨)

  3. 侧,旁边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宋· 文同《湖桥》

  4. 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宋· 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

10
  1. 参与。通“与”

    凡事相及为预。——《珠丛》

    且灌夫何预也?——《汉书·灌夫传》。 师古曰:“预读曰豫。预,干也。”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 皇子协为 陈留王, 董重为骠骑将军, 张让等共预朝政。——《三国演义》

    又如:预席(参加宴会);预选(参与考试选拔);预会(参加集会);预宴(赴宴)

pín,bīn13
  1. 屡次;频繁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后汉书·李云传》

    近于京师,频得足下所为文,读之甚善。——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

    又如:频荐齿颊(总挂在嘴边);频送(接连传送)

qǐng8
  1. 通“倾”。偏侧

    不盈顷筐。——《诗·周南·卷耳》

    顷筐墍之。——《诗·召南·摽有梅》

  2. 另见 qīng

lǐng11
  1. 表示数量,通常用于地席、草席、席 。

    如:一领席

yóng15
  1. 仰慕,盼望 。

    如:颙望(盼望);颙戴(仰慕拥戴);颙想(仰慕怀念);颙仰(仰慕)

chàn,zhàn19
  1. (形声。从页(xié),亶(dǎn)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头摇动不定)发抖;颤动

    暴戾顽贪,无下颤恐而患之。——《吕氏春秋》

    又如:打颤(发抖);寒颤(寒战);冷颤(冷战);颤栗(发抖;哆嗦);颤欣欣(战兢兢)

  2. 另见 chàn

niè16
  1. 通作颞颥,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

    颞,在耳前曰颞。——《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