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豵 | zōng | 18划 | 公猪 豵,牡豕也。——《玉篇》 猪生六个月叫豵 豕生六月曰豵。——《本草纲目》 名词 出生六个月的小猪。 《说文解字.豕部》:「豵,生六月豚。」
|
豣 | jiān,yàn | 13划 |
- [ jiān ]
-
三歲的豬。亦泛指大豬,獸。
- [ yàn ]
-
义未详。
|
豮 | fén | 16划 | 阉割过的猪 豮,羠豕也。从豕,贲声。——《说文》 豮豕之牙。——《易·大畜·六五爻辞》。刘注:“豕去势曰豮。” 又如:豮豕(去势的猪);游豮(游荡的去势猪)
|
豙 | yì | 11划 |
-
1.猪发怒,毛竖起。
2.删夷,剔除。
|
豜 | jiān | 11划 | 三岁的猪,也泛指大猪 献豜于公。——《诗·豳风·七月》 泛指兽 。
|
豤 | kěn | 13划 |
-
1.古同“啃”,咬。
2.古通“恳”,诚恳:“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乎其诚自有也。”
|
豷 | yì | 19划 |
-
猪的喘息。
|
豢 | huàn | 13划 | 以谷类饲养的家畜,如猪、狗。以别于吃草的牛、羊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又如:刍豢(刍,指吃草牲 口;豢,指吃谷物的牲 口,如犬,豕);豢牢(泛指家畜);豢龙(古代名马)
|
豚 | tún | 11划 | (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shǐ),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 同本义 豚,小豕也。——《说文》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鱼吉。——《易·中孚》 豚曰腯肥。——《礼记·曲礼》 鸡豚狗彘之畜。——《孟子·梁惠王上》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阳货欲见 孔子, 孔子不见,归 孔子豚。——《论语·阳货》 又如:豚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豚犬(猪与狗);豚鱼(豚和鱼。泛指无知的动物);豚犊(愚蠢如猪的小孩) 泛指猪 。 如:豚肩;豚蹄
|
豥 | gāi | 13划 |
-
四蹄皆白的猪。
|
豞 | hòu | 12划 |
-
1.猪叫。
2.猪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