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冞 | mí | 8划 | 副词 深。 【组词】:「冞入其阻」。 副词 越、更。唐.方干〈送许温〉诗:「壮岁分冞切,少年心正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晋时分州为十九,自晋以后,为州冞多,所统冞狭。」
|
冨 | fù | 11划 | 同本义(古跟“贫”,今跟“穷”相对)。富,备也。一曰厚也。——《说文》富家大吉。——《易·家人》。疏:“禄位昌盛也。”二曰富。——《书·洪范》。疏:“家丰财货也。”以富得民。——《周礼·太宰》。注:“谓薮中财物。” 通“福”(fú)。古称富贵寿考为福。何神不富?——《诗·大雅·瞻卬》。传:“富,福也。”?富也者,福也。——《礼记·郊特牲》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书·吕刑》
|
冤 | yuān | 10划 | 枉曲,冤屈 哀枯杨之冤雏兮。——《楚辞·离世》。注:“冤,烦冤也。” 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冤苦钱(囚犯送给狱卒的贿赂);冤业(含冤的鬼魂) 通“怨”(yuàn)。冤仇,仇敌 无冤尤。——《盐铁论·毁学》 掠拷冤滥。——《后汉书·杨终传》 孤魂抱深冤。——韩愈《谢自然》 又如:冤衍(冤仇;罪咎);冤业之症(指由于结冤造孽而得的病症);冤冤相报(冤家对头世世代代循环以恶相报)
|
冧 | lín | 10划 |
-
方言,花蕾。
方言,哄,用好话哄孩子按大人意图行事:“或行动使小孩就范:“唔得喝,要~嚇佢”(大声责备不行,得哄着他点)。
3.方言,倒塌。
|
写 | xiě | 5划 | (形声。从宀,舃(xì)声。本义:移置;放置)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 荆地材皆至。——《史记》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 陆云《失题》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签订 。 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另见 xiè 冩 xiè 另见 xiě
|
冩 | xiě | 14划 |
-
古同“写”。
|
冟 | shì | 9划 |
-
古同“适”,适当;适合。
|
农 | nóng | 6划 | 勤勉 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 通“醲”。浓厚 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
冪 | mì | 15划 |
-
同“幂”。
|
罙 | shēn | 8划 |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道理、含义等)精微,不易理解(跟“浅”相对)。何劭《杂诗》:“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
|
冢 | zhǒng | 10划 | 大的;地位高的 冢,大也。——《尔雅》 冢者,大也。——《白虎通》 我友邦冢君。——《书·牧誓》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 王乃召冢卿。——《周书·大匡》 冢子则太牢。——《礼记·内则》 又如:冢臣(大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的别称);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孤卿);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嫡生的。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白居易《答四皓庙》 又如:冢嫡(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冢孙(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
冦 | kòu | 10划 |
|
冡 | měng | 10划 | 〈名〉形声。从艸,冡(méng)声。本义:草名。 草名。即菟丝。旋花科。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茎很细,呈丝状,黄白色,随处生有吸盘,附着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叶退化,开白色小花。种子入药。
|
冝 | yí | 7划 | 菜肴。《尔雅·释言》:“宜,肴也。” 古代祀典的一种。谓列俎几陈牲以祭。《尚书·泰誓上》:“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
|
冖 | mì | 2划 | 动词 覆盖。《说文解字.冖部》:「冖,覆也。」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冥 | míng | 10划 | 泯灭 。 如:冥一(浑沌成一体);冥心(泯灭俗念,清心静欲);冥昧(混沌) 同“瞑”。闭上眼睛 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又如:冥目(闭上眼睛;死去);冥坐(闭目而坐) 暗合,默契 神与理冥。——高允《征士颂》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气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
冗 | rǒng | 4划 | (《说文》:“散也。从宀儿(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儿,“人”的古文形体。本义:闲散) 同本义 冗,散也。——《说文》 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周礼·槁人》 流散冗食。——《汉书·谷永传》 又如:冗从(官名。散职侍从官。出则骑从,居则宿卫);冗职(闲散的官职);冗兵(闲散无事的军队);冗食(公家给食。坐吃闲饭);冗人(闲人,吃闲饭的人);冗口(吃闲饭的人);冗吏(无固定职事的官吏) 多余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陆机《文赋》 承训罢冗费,市马益军。——《新唐书·康承训传》 又裁节邮传冗费。——《明史·海瑞传》 又如:冗列(多余的官员);冗局(多余的机构);冗句(累赘的文句);冗积(冗员积累);冗僭(多余而又不称职的官吏);冗辞(不当而无用的言辞);冗蠹(多余而有害者) 庸劣,平庸 。 如:冗末(卑劣);冗龊(鄙琐);冗秽(卑污);冗懦(懦弱无用);冗猥(低微卑劣的杂吏);冗末(庸劣);冗下(官位低下);冗政(腐败混乱的政局);冗浊(卑下。亦指庸劣卑污的人);冗贱(平庸卑微的人) 繁杂,由各种问题、人员混杂在一起 。 如:冗赋(杂税);冗扰(事情繁杂,不得清静);冗沓(繁杂);冗闹(繁杂);冗芜(琐碎杂乱);冗滞(杂乱而不流畅);冗委(事务繁琐);冗隘(杂乱狭窄);冗碎(繁杂琐碎);冗役(繁杂的事务) 繁忙 。 如:冗率(繁忙而粗疏);冗迫(繁忙;匆忙);冗坌(繁忙);冗忙(繁忙) 离散,向四周散开 冗,民无定居。——《正字通》 无用 。 如:冗费(无用的滥费);冗言(无用的话);冗怯(怯懦无用) 一般 。 如:冗泛(泛泛;一般);冗衣(粗劣的衣服)
|
冚 | kǎn | 5划 |
-
方言,盖:把被~好。
|
冘 | yóu,yín | 4划 | 形容词 冘豫:迟疑不决。《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武复数白诛曹节等,太后冘豫未忍,故事久不发。」《资治通监.卷四二.汉纪三十四.光武帝建武六年》:「嚣复多设疑故,事久冘豫不决。」也作「犹豫」。
|
冣 | zuì | 10划 | 副词 极。通「最」。 《说文解字.冖部》「冣」字.清.段玉裁.注:「冣与最音义皆别……至乎南北朝冣最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