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亠”所有汉字

找到38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jīng8
  1. 大,盛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

  2. 悲痛的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zhǔ5
  1. 主要的 。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2. 另见 zhù

yǎn9
  1. 参见「兖州」条。

tóu2
  1.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chōng6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2. 假冒 。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3.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4. 凑数;补充 。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5. 备;供应 。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6.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háo11

1.细长而尖的毛:狼~笔。羊~笔。

2.指毛笔:挥~。

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二~。

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不足怪。~无头绪。

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米。~升。~克。

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

7.货币单位,即角。

4
  1. 形(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xuán5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2.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3.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4.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5.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yǎn8
  1. 中国水名

    河东郡垣县,“有 王屋山, 兖水出”。——《续汉书·郡国志》

yòu12

飞翔。

zhōng10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2.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3.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4. 另见 zhòng

jiù12
  1. 在 。

    如:就理(内情)

  2. 就其不忘一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就中

  3. 组成介词结构,引进所要说明的对象或范围,常跟后面的“说”、“看”、“而论”等相呼应 。

    如:就字面上看

  4. 偏偏 。

    如:你不让我干,我就要干!

  5. 表示决意或意图 。

    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就要去

  6.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相当于“假如”、“即使”。

    如:就让(即使;就算)

9

同“夜”。

liù,lù4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另见 lù

hài6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与“豕”的写法相似,象猪形。古代“亥”与“豕”很容易写混,成语:“鲁鱼亥豕”讲的就是这种误写现象。本义:猪)

  2. 同本义

    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慎行论》

    亥,豕也。——《论衡·物势》

    亥即豕,故曰首曰身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3. 地支的末一位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5. 用以纪月,农历十月为亥

  6.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日

  7. 用以纪时,即夜里九点至十一点

  8. 十二生肖属猪

10
  1. 通“俪”。成双,成对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kàng,háng,gāng4
  1. 咽喉,喉咙。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2. 比喻要害之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3. 名词 脖子、咽喉。

    《说文解字.亢部》:「亢,人颈也。」《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乃仰绝亢而死。」唐.颜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

tíng9
  1. 适中,均衡 。

  2. 如:亭匀(均匀,妥贴)

  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

  5.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