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挍 | jiào,jiāo | 9划 | 学堂,学校。校,教学之宫。——《集韵》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撟 | jiǎo | 15划 |
-
见“挢”。
|
搓 | cuō | 12划 | 急迫 填词莺啭切,促轸雁声搓。——袁桷《播州宣抚杨资德》
|
掬 | jū | 11划 | 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 如:掬壤(一捧之土);一掬之泪
|
扞 | hàn | 6划 | (“扞”是“捍”的古字) 另见 hàn(捍)
|
扠 | chā | 6划 |
-
同“叉(chā)”。
|
摚 | chēng | 14划 |
-
1.古同“撑”,支撑。
2.触;撞:“(虎)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突。”
|
拭 | shì | 9划 | (形声。从手,式声。本义:揩,擦)同本义 拭,清也。——《尔雅》 拭圭。——《仪礼·聘礼》。注:“清也。” 雍人拭羊。——《礼记·杂记》 反祛拭面,泣涕沾襟。——《论衡·指端》 惊定还拭泪。——杜甫《羌村三首》 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乙己》 又如:拭目(擦亮眼睛);拭泪,拭拂(拭擦,揩擦)
|
擖 | kā | 15划 |
-
用刀子等刮。
|
抖 | dǒu | 7划 | (形声。从手,斗声。本义:抖擞) 振动;甩动 。 如:抖了抖翅膀;抖搜(同“抖擞”。振作[精神]) 颤动,哆嗦 。 如:吓得浑身乱抖;抖索索(哆嗦);抖抖瑟瑟(抖抖簌簌,抖抖擞擞,抖索。颤抖);抖搐(颤抖抽搐);发抖;浑身直抖 把隐讳的事情揭露出来 。 如:抖漏(揭露);抖落(揭露);抖风(走露风声) 振作 抖起精神 讽刺人突然得势或生活水平突然提高 。 如:抖落(挥霍而败落) 讽刺或骂人耍威风 。 如:抖威风;抖毛儿(野兽发威时往往抖动身上的毛,故骂人或开玩笑称人耍威风是抖毛儿);抖积伶儿(卖弄聪明)
|
抋 | qìn | 7划 |
-
1.插。
2.播。
|
抅 | jū | 7划 |
|
掵 | mìng | 11划 |
-
日用汉字。用于地名。
|
捾 | wò,xiá | 11划 |
- [ wò ]
-
1.掏,挖。
2.援引。
3.拱。
- [ xiá ]
-
古同“搳”。刮。
|
掁 | chéng | 11划 |
-
触碰。
|
揍 | zòu | 12划 | (形声。从手,奏声。本义:打) [口]∶打 。 如:揍他一顿 [口]∶打破,打碎 。 如:小心别把玻璃揍了
|
摬 | yǐng | 14划 |
-
击中(zhòng)。
|
損 | sǔn | 13划 |
-
见“损”。
|
抃 | biàn | 7划 | 鼓掌 帝喾乃令人抃。——《吕氏春秋·古乐》 喟仰抃而抗首。——成公子安《啸赋》 击;搏 顿,踏 百兽率舞而抃足。——成公子安《啸赋》
|
擛 | yè | 15划 |
-
〔~~〕动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