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揶 | yé | 11划 |
-
〔揶揄〕耍笑;嘲弄。揄(yú)。
|
技 | jì | 7划 |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
捛 | lǚ | 9划 |
-
古同“旅”。
|
扯 | chě | 7划 |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拉,牵引 。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撕 。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零买 。 如:扯二尺布 拔起 。 如:扯毛;扯秧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
擶 | jiàn | 18划 |
-
射欹令正。
|
折 | shé,zhé,zhē | 7划 | [口]∶翻,翻转 。 如:折个跟斗(折斤斗) 倒过来倒过去 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端着就走。——《红楼梦》 又如:开水太烫,拿两个杯子折一折就凉了 另见 shé;zhé
|
撪 | bèn | 15划 |
-
1.车弓,古代用以支撑车篷。
2.上车撪。
|
授 | shòu | 11划 |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交还,奉还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传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 如:授室 通“受”。接受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
拝 | bài | 8划 |
-
古同“拜”。
|
撛 | lǐn | 15划 |
-
1.扶。
2.挺:“~白刃以万舞。”
|
捷 | jié | 11划 | 旁出,斜出,抄行近道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二十六年》 不如捷而行也。——《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捷。” 赶上 岂驾鹅之能捷。——《汉书·扬雄传》
|
撓 | náo | 15划 |
-
见“挠”。
|
捒 | shù,sǒng,sōu | 10划 |
- [ shù ]
-
1.装束。
2.古同“束”,束缚。
- [ sǒng ]
-
古同“竦”。
- [ sōu ]
-
〔搂~〕取。
|
握 | wò | 12划 | 一把的容量 贻我握椒。——《诗·陈风》 一拳的长度 宗朝之牛角握。——《礼记·王制》
|
扗 | zài | 6划 |
-
古同“在”。
|
摅 | shū | 13划 | 抒发;表达 摅,张也。——《广雅》 摅之无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李隐:“摅,张舒也。” 摅书明指以示之。——《淮南子·脩务》。注:“摅,抒也。” 心犹凭而未摅。——张衡《西京赋》 摅怀旧之蓄念。——《后汉书·班彪传上》 摅之罔极。——《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班固《西都赋》 又如:摅愤(抒发积愤);摅怀(抒发情怀);摅意(抒发情感);摅吐(抒发吐露);摅抱(抒发胸怀);摅情(抒发情怀);摅散(舒散,抒发,消释);摅颂(抒发歌颂之情) 散布 故摅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诚心弗施也。——刘安《淮南子》 又如:摅光 散发光辉;摅虹(舒布彩虹) 舒展 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文选·班固·答宾戏》 撕 我将衫儿摅下一块来。——元· 杨暹《西游记》 传播 将以识往行,摅无穷,使本支百代,不忘先人之不陨其名也。——《唐西台舍人赠泗洲剌史徐府君碑》 腾跃 仆夫俨其正策兮,八乘摅而超骧。——张衡《思玄赋》 又如:龙摅(龙腾)
|
擖 | kā | 15划 |
-
用刀子等刮。
|
挱 | suō,shā | 10划 |
- [ suō ]
-
同“挲”。
- [ shā ]
-
开;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