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礼

徧礼

更新时间: 2025-05-01 02:57:04 :59

读音:biàn lǐ

韩语:['徧 례'] 具体详情

日语:['徧礼']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Ritual 具体详情

德语:Ceremonia de Naan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普遍礼聘。
一一礼拜。

详细释义

举例:《墨子·鲁问》:“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徧礼四邻诸侯,敺国而以事 齐 ,患可救也。”

释义:普遍礼聘。

举例:唐 皇甫冉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徧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清史稿·仁宗纪》:“ 嘉庆 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举行内禪,上侍 高宗 徧礼於堂子、 奉先殿 、 寿皇殿 。”

释义:一一礼拜。


例句


百科释义

徧礼,繁体字为徧礼,拼音是biàn l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一一礼拜。

"徧礼"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5划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2.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3.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4.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5.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7.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8. 通“体”(tǐ)。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详情
biàn 12划
  1. (形声。本义:走遍)徧,帀(zā)也。――《说文》徧于群神。――《虞书》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遍衙门告不成。――《陈州粜米》

    泛指普遍。室人交徧摧我。――《诗·邶风·北门》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详情
上一篇:徧徧
下一篇:徧观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