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 |
nóng |
9划 |
氵 |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同本义 浓,露多也。——《说文》 零露浓浓。——《诗·小雅·蓼萧》 又如:浓浓(露多的样子) 稠密;厚;多 浓雾半作。——《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那和尚生得浓眉大眼。——《儿女英雄传》 又如:浓抹(厚施脂粉);浓福(厚福);浓烟;浓雾;浓繁(郁郁葱葱);浓圈密点(在文字旁加上许多圆圈或点。常以表示值得注意或精采之处) 特指液体或气体中所含某种成分多。与“淡”、“薄”相对 宵寒药气浓。——唐· 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 又如:浓咖啡;浓洌(浓郁清洌);浓腴(指味厚和肥美的食物);浓醇(醇厚浓烈);浓醪(浓烈的浊酒);浓酾(指兴味浓厚);浓酽(汁液稠,味道厚) 艳丽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 杜甫《丽人行》 又如:浓姿(艳丽的姿态);浓绮(浓艳绮丽);浓缛(浓艳繁丽);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颜色重 浓朱衍凡唇。——晋· 左思《娇女诗》 又如:浓翠(深绿);浓黛(深黛);浓睡(酣睡,沉睡) 程度深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宋· 李清照《满庭芳》 又如:露浓花瘦;游兴很浓;得意浓时趁早休
|
详情 |
翠 |
cuì |
14划 |
羽 |
青、绿、碧之类的颜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三)》 青树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翠樾埭(绿荫覆盖的堤坝);翠筠(绿竹);翠微(青葱的山色);翠屏(山名。亦指山色苍翠如屏);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与美人有关的。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 如:翠眉(用黛螺画的眉。比喻美人的眉毛);翠蛾(用黛点色的蛾属。指美人的眉毛。也指美人) 色调鲜明 。 如:翠旃(色泽鲜明的曲柄旗);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翠灿(鲜明的样子)
|
详情 |
日 |
rì |
|
|
|
详情 |
蔽 |
bì |
14划 |
艹 |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遮住,遮掩 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 蔽,障也,隐也。——《广雅》 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 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 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隐藏 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庇护 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掩饰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蒙蔽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堵塞 。 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审断,判决 。 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概括 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