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 |
guàn |
20划 |
氵 |
浇;灌溉 灌,浇也,渍也。——《广韵》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庄子·逍遥游》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促织》 引河水灌民田。——《史记·西门豹列传》 又如:灌植(浇水培植);灌濡(浇灌润泽);灌渎(灌溉用的小沟渠);灌畦(灌溉种菜);灌蔬(栽培菜蔬) 流注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又如:灌溢(流布);灌澍(灌注,流泻);灌洗(冲洗) 强行使喝下 不能饮者以筒灌其中。——《韩非子·说疑》 又如:灌米汤(恭维);灌口(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斟酒浇地以求神降临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灌用郁鬯。——《礼记·礼器》 又如:灌地(洒酒于地,求神降临) 盥洗 。 如:灌手(洗手);灌澡(佛教语。即沐浴);灌沐(盥洗);灌佛(浴佛,灌洗佛像) 饮酒 。 如:灌丧 浇铸 烁一鼎之铜,以灌一钱之形,不能成一鼎。——汉· 王充《论衡·奇怪》 又如:灌辟(冶铸,冶炼) 装入 。 如:灌肠 录音 。 如:灌音;灌制
|
详情 |
音 |
yīn |
9划 |
音 |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音律;音调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