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郁

伊郁

更新时间: 2025-05-06 13:27:35 :60

读音:yī yù

韩语:['이 욱'] 具体详情

日语:['伊郁']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Iyu 具体详情

德语:Iyu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忧愤郁结。聚而不散貌。

详细释义

举例:《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感乎溽暑之伊鬱,而虑性命之所平。” 李善 注:“伊鬱,烦热貌。” 吕向 注:“溽暑伊鬱,气不通也……伊鬱,不通而忧乎。” 唐 马总 《意林·正论》:“见信之臣,囊括守禄;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伊鬱于下。”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二:“僕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鬱,正赖此耳。”《明史·王德完传》:“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伊鬱致疾,阽危弗自保。”

释义:忧愤郁结。

举例:金 党怀英 《雪中》诗之三:“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拏撑。浓烟久伊鬱,微焰方晶荧。”

释义:聚而不散貌。


例句


"伊郁"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8划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2.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3.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详情
6划
  1.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

    匪莪伊蒿。——《诗·小雅·蓼莪》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后汉书》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2. 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仪礼》

  3. 发语词,无义。

    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4. 通“繄”。是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

    我这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详情
上一篇:馨香馥郁
下一篇:郁伊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