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
shòu |
8划 |
又 |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蒙受;遭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得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收进,取回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买入,收入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又如:受主(买主) 容纳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通“授”。授予;交给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通“授”。教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娶 。 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
详情 |
纳 |
nà |
7划 |
纟 |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 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用同“捺” 按下。 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低,低下。 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