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 |
pān |
19划 |
手 |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援引 。 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追;赶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
详情 |
号 |
hào,háo |
5划 |
口 |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另见 hào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