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
治病的好药吃起来很苦。比喻中肯的劝诫听起来刺耳,但很有益处。
|
不文不武 | bù wén bù wǔ | -
不文不武 bùwén-bùwǔ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后用以讽刺人无能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唐·韩愈《泷吏》
|
平澹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
1.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2.指缺乏刺激、味道或兴趣。
3.缺乏特色,温和平淡。
|
穿花纳锦 | chuān huā nà jǐn | -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
借古讽今 | jiè gǔ fěng jīn | -
借:假托。讽:讽喻,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某人某物的是非来影射、讽喻今天的现实。
|
引锥刺股 | yǐn zhuī cì gǔ | -
拿锥子刺大腿。比喻勤奋向学,刻苦自励。
|
刀枪不入 | dāo qiāng bù rù | -
刀枪不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āo qiāng bù rù,意思是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
德言容功 | dé yán róng gōng | -
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仪表。功:女红,指女子缝纫、刺绣等。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行,简称“四德”。
|
一鳞半甲 | yī lín bàn jiǎ | -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
免开尊口 | miǎn kāi zūn kǒu | -
免:免除,不要。让对方不要开口说话的客气话。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