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回避”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回避”的成语有哪些

找到19条和回避有关的成语
成语 读音 释义
退徙三舍tuì xǐ sān shè

意思是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绝口不提jué kǒu bù tí

绝口:闭口。闭口不提及。指有意回避不谈某人某事。也作“绝口不道”。

闪烁其辞shǎn shuò qí cí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动摇不定的样子。辞:言辞,说话。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不肯明说,或回避要害。也作“闪烁其词”。

见事生风jiàn shì shēng fēng

见事生风 jiànshì-shēngfēng 形容处理事情果断麻利;也指借故搬弄是非见事生风,无所回避。——《汉书》

忠不避危zhōng bù bì wēi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职守,不回避危险,

开锣喝道kāi luó hè dào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

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离世遁上lí shì dùn shàng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狭路相逢xiá lù xiāng féng

原指在狭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退让、回避。现比喻仇人相遇,不肯轻易放过。也作“相逢狭路”。

指山说磨zhǐ shān shuō mò

指山说磨 zhǐshān-shuōmò[point to a hill and talk about grindstone—make concealed reference to something] 借此说彼。比喻有意回避正题,弄虚作假,哄骗对方 为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奴。——《金瓶梅词话》

避实就虚bì shí jiù xū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时回避实质性问题。也作“避实击虚”。

冤家路窄yuān jiā lù zhǎi

仇人在狭路上相逢,来不及回避。指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偏偏碰到一块。

就虚避实jiù xū bì shí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鸣锣开道míng luó kāi dào

鸣锣:敲锣。原为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差役在车马前敲锣,喝令行人回避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创造条件或制造舆论,开辟道路。

避君三舍bì jūn sān shè

指退让和回避。

含糊其词hán hu qí cí

1、不明确,支吾躲闪,搪塞。

2、含义或论据含混。

3、回避问题。

避而不谈bì ér bù tán

1.常指狡猾地、不采用正面拒绝的办法回避。

2.有意识地回避问题。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

回避主要问题,只谈次要问题。

走为上计zǒu wéi shàng jì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