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灭亡”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灭亡”的成语有哪些

找到45条和灭亡有关的成语
成语 读音 释义
一言丧邦yī yán sàng bāng

一言:一句话。一句话导致国家灭亡。形容说的话分量重,能使国家灭亡或事情失败。

存亡继絶cún wáng jì jué

亦作“存亡續絕”。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 桓公 嘗有存亡繼絶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 范宁 集解:“存亡,謂存 邢 衛 ;繼絶,謂立 僖公 。”《汉书·吴王濞传》:“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絶,振弱誅暴,以安 劉氏 ,社稷所願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絶,列聖通規。” 宋 苏轼 《宋襄公论》:“ 桓 文 之師,存亡繼絶,猶不齒於 仲尼 之門,況用人於夷鬼以求霸,而謂王者之師可乎?”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而 齊侯 獲存亡繼絶之名於天下。”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沈论二》:“天生 孔子 不後 周 ,不先 周 也,存亡續絶,俾樞紐也。”

寿终正寝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寿终:年老而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①指人年老时在家安然而死。②比喻事物自然地消失或灭亡。

飞蛾扑火fēi é pū huǒ

飞蛾赴火、自取灭亡

存亡安危cún wáng ān wēi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处于极其危险状态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性作用。

自掘坟墓zì jué fén mù

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形容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以卵投石yǐ luǎn tóu shí

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近]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殷鉴不远yīn jiàn bù yuǎn

殷:指商代迁都殷之后改用的称号。鉴:镜子,引申为教训、鉴戒。原指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可以从夏朝灭亡的历史中找到鉴戒。后泛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可作为借鉴。

釜底游魂fǔ dǐ yóu hún

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鬼魂。

覆亡无日fù wáng wú rì

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不义:不合道义的事。自毙:自取灭亡。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存亡继绝cún wáng jì jué

存:保存。亡:灭亡了的国家。继:接续。绝:指断绝的后代。指使将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使将断绝的后嗣得以延续。后也指保存绝学、绝技,不使其失传、灭绝。

假道灭虢jiǎ dào miè guó

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大事去矣dà shì qù yǐ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

蜀:三国时的蜀国。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釜中游鱼fǔ zhōng yóu yú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风景不殊fēng jǐng bù shū

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在江南重建晋王朝。过江人士至暇日相邀饮宴。大将军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见《晋书.王导传》。后即以"风景不殊"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危若朝露wēi ruò zhāo lù

危:危险。朝露:早上的露珠。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要消失。比喻情况危急,面临灭亡。也作“危如朝露”。

继绝存亡jì jué cún wáng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飞蛾赴火fēi é fù huǒ

比喻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或自寻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