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欩 | chāo | 9划 |
-
健貌。
|
牊 | cháo | 9划 |
-
1.床的别称。
2.几。
|
钞 | chāo | 9划 | 纸币名。现在称纸币为钞票,简称钞 递制交钞,与钱并用。——《金史·食货志三》 又如:外钞(外国的钞票);冥钞(迷信人给死人烧的假钞票,有些地方叫纸钱) 泛指钱 。 如:破钞(请客送礼破费钱);钱钞(旧时泛指钱) 文学作品等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 。 如:《北堂书钞》、《章太炎文钞》 姓
|
怊 | chāo | 8划 | 悲痛 怊,悲也。——《说文新附》 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庄子·天地》 怅恨;失意 。 如:怊惆(惆怅);怊怊(怅惘的样子)
|
弨 | chāo | 8划 | 弓 弨,弓反也。从弓,召声。——《说文》 彤弓弨兮。——《诗·小雅·彤弓》 大弨挂壁无由弯。——唐· 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又如:大弨(大弓)
|
炒 | chǎo | 8划 | (形声。从火,少声。本义:煎炒,火干) 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熟或使干,一般先要放少量的食油 。 如:炒肉丝;炒花生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翻动至一定要求 。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吵闹。通“吵”。 如:炒炒(吵吵,许多人乱说话);炒刺(吵闹)
|
抄 | chāo | 7划 | 匙子;小勺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史稿》
|
仯 | chào,miǎo | 6划 |
- [ chào ]
-
小孩子。
- [ miǎo ]
-
古同“眇”,少了一只眼。
|
仦 | chào | 5划 |
-
小孩子。
|
巐 | chǎo | 21划 |
-
1.山貌。
2.意气息貌。
|
謿 | cháo | 19划 |
-
同“嘲1”。
|
轈 | cháo | 18划 |
-
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敌军的一种兵车。
|
鼂 | cháo,zhāo | 17划 |
- [ cháo ]
-
1.亦作“晁”。
2.虫名。也称匽鼌。
3.姓。汉有鼌错。见《汉书》本传。
- [ zhāo ]
-
1.通“朝”。
2.早晨。
|
罺 | cháo | 16划 |
-
1.捕鱼用的小网。
2.用网取。
|
樔 | cháo,jiǎo,chāo | 15划 |
- [ cháo ]
-
1.泽中守望的高脚窝棚。
2.古同“巢”,鸟窝;也指没有房屋时人的住处:“尧不诛许由,唐民不皆~处。”
- [ jiǎo ]
-
古通“剿”,灭。
- [ chāo ]
-
捕鱼用的小网。
|
嘲 | cháo,zhāo | 15划 |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另见 cháo 动词 [一] 动词 之读音。
|
麨 | chǎo | 15划 | 炒的米粉或面粉
|
窲 | cháo | 15划 |
-
〔寥~〕幽深。
|
漅 | cháo | 14划 |
-
〔~湖〕湖名,在中国安徽省。
|
煼 | chǎo | 14划 |
-
1.古同“炒”。
2.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