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砗 | chē | 9划 |
-
〔砗磲〕软体动物。两个贝壳很厚,略呈三角形,体长可达1.8米,重可达250千克。生活在热带海底。
|
俥 | chē,jū | 9划 |
- [ chē ]
-
1.船上動力機器的簡稱。
2.火車司機或輪船上管理動力機器的人。常尊稱爲“大俥”。
- [ jū ]
-
见“伡”。
|
坼 | chè | 8划 | 裂缝 卜人占坼。——《周礼·占人》 又如:坼兆(龟甲、兽骨占卜时,裂纹所显示的预兆);坼罅(裂缝)
|
迠 | chè | 8划 |
-
行。
|
扯 | chě | 7划 |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拉,牵引 。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撕 。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零买 。 如:扯二尺布 拔起 。 如:扯毛;扯秧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
彻 | chè | 7划 | 通,达 彻,通也。——《说文》 果无不彻。——《国语·晋语六》 摄而不彻。——《国语·楚语上》 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国语·吴语》 其何事不彻?——《国语·周语上》 焚烟彻于上。——《国语·鲁语上》 其聪能听彻之。——《国语·楚语下》 又 民之彻官百品。 不敢彻声闻于天王。——《国语·国语上》 物彻疏明。——《庄子·应帝王》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庄子·外物》。注:“彻,通也。” 又如:透彻(详尽而深入);洞彻(透彻地了解);通彻(通晓;贯通);彻夜(通宵,整夜);彻内彻外(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彻朗(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
|
車 | chē,jū | 7划 | [一]之读音。
|
伡 | chē,jū | 6划 |
- [ chē ]
-
船上动力机器的简称:停~抛锚。
旧指掌握船上动力机器的人:大~。
- [ jū ]
-
中国象棋棋子名称,旧时红方的“车”亦写作“伡”。
|
屮 | chè,cǎo | 3划 | 名词 初生的草木。《说文解字.屮部》:「屮,草木初生也。」《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爡 | chè | 22划 |
-
1.〔~~〕烧起。
2.〔~焥(wò)〕烟貌。
|
瞮 | chè | 17划 |
-
明。
|
勶 | chè | 17划 |
-
1.发射。
2.古同“撤”。
3.古同“徹”。
4.古通“轍(zhé)”。
|
澈 | chè | 15划 | (形声。从水,本义:水清) 同本义 澈,水澄也。——《玉篇》 白石粼粼。——《诗·唐风·扬之水》。传:“粼粼,清澈也。” 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唐·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清潭镜澈。——《水经注》 又如:清澈(水清而透明);澈底(水清可见底);澈亮(清澈明亮);澈漠(清澈) 清朗 露凝无游氛,无高风景澈。——晋· 陶潜《和郭主簿》 通,达 。 如:澈夜(通宵);澈虚(完全虚幻);澈底澄清(完全清楚,毫无遗漏);澈悟(完全醒悟;彻底理解);澈骨(透骨);澈映(通体映照);澈透(透彻)
|
撤 | chè | 15划 | (形声。从手,(chè)声。本义:撤去) 同本义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撤酒席;撤火(撤去炉火);撤帘(帝制时代,由太后代天子执政,叫垂帘。还政天子,称撤帘);撤案(撤去餐具) 除去 。 如:撤点(撤消手工业和商业网点);撤毁,撤坏(拆毁) 解雇;免职 。 如:撤调(撤职调离);撤免(撤消;免去) 撤回,使退出 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阎典史传》 又如:撤备(撤去守备的军队);撤警(撤去警备的军队) 减少 。 如:撤味儿;把火撤小点
|
徹 | chè | 15划 | 动词 贯通、通透。 【组词】:「响彻云霄」、「寒风彻骨」。《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汉.王充《论衡.纪妖》:「音中宫商之声,声彻于天。」 动词 去除。通「撤」。《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淮南子.主术》:「史书其过,宰彻其膳。」
|
頙 | chè | 14划 |
-
1.正。
2.古人名用字。
|
撦 | chě | 14划 |
-
同“扯”。
|
蛼 | chē | 13划 |
-
〔~螯(áo)〕一种蛤,壳紫色,有斑点,可入药。亦作“车螯”。
|
硨 | chē | 12划 |
-
见“砗”。
|
硩 | chè | 12划 |
-
1.摘取;采。
2.捣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