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53条da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9
  1. 下垂

    春兰一下子耷下脸来。—— 梁斌《播火记》

dá,dā9
  1. 回话;应对。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陶潜《桃花源记》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渔歌互答。——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皆缄口不答。——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适不答兹谓不次。——《仪礼·五行志》。注:“报也。”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汉书·李广苏建传》

9

见 〔莙荙菜〕

9

小羊羔。

9
  1. ——人名用字

    肃宗孝章皇帝讳 炟, 显宗第五子也。——《后汉书》

da9
  1. 〈方〉∶地方,处所 。如:陕甘宁——我的家,几眼新窑在这垯

9

同“嗒”(dā)。

8
  1. (形声。从心,旦声。本义:痛苦)

  2. 同本义

    怛,憯也。从心,旦声。——《说文》

    怛,痛也。——《方言一》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忧伤

    怛,忧也。——《广雅》

    怛怛,忧也。——《释训》

    中心怛兮。——《诗·桧风·匪风》

    劳心怛怛。——《诗·齐风·甫田》

    又如:怛恻(忧伤);怛然(忧虑,不放心的样子);怛伤(悲伤);怛惋(悲伤)

  4. 畏惧;惊恐

    叱!避!无怛化!——《庄子·大宗师》

    怛然内热。——《列子·黄帝》

    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

    又如:怛突(忐忑,惊惧);怛怖(恐惧);怛惕(惊惧)

dá,dàn8
[ dá ]

呵斥。

[ dàn ]

中国元代称唱(曲子):“什么人这般唱歌~曲的?”

8
  1. 吆喝牲口前进的声音

tà,dá8
  1. 借指叠起来的纸张或薄的东西

    此诗今在案沓卷中。——宋· 俞文豹《吹剑录》

  2. 另见 tà

8
  1. ——女子人名用字 。

    如:妲己(商纣的宠妃。有苏氏女。周武王灭商时被杀)

7

古同“达”。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

通晓:洞~。练~。

7
  1.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达,行不相遇也。——东汉·许慎《说文》

    到达,通到凉州之兵始达咸阳。

7

义未详。

dà,tài6
  1. 动词 方言。指刷、冲洗。  【组词】:「汏衣服」。

    名词 波涛。《楚辞.屈原.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汏。」

6
  1. 〈方〉∶指父亲 。

    如:俺达

  2.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3. 各处 。

    如:达听(多方听闻)

  4.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dǎ,dá5
  1. 12个构成的一组 。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dǎ

48

双龙:“龖之赫,霆之砉。”

龙腾飞的样子。

4
  1. 形(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