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51条dai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dài9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dài9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2.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

    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3. 抚养 。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4. 引导某人或某物 。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5.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6.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

    如:带叶子的橘子

  7.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8.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dài9
  1. 要付利息的借款 。

    如:农贷;贷券(债券)

dài,dāi9
  1. [口]

  2. 暂时停留 。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3.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4. 另见 dài

dài9
  1.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殆于不可。——《孟子》

    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

    殆有神护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游历殆遍。——宋· 沈括《梦溪笔谈》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敌人伤亡殆尽;殆其(大概);殆庶(庶几,近似)

  2.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殆,仅也。”

  3. 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长,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不可不察。——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

  4.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豳风·七月》

dài9

爬行动物,外形像龟,四肢呈桨状,前肢稍长,尾短小,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很光润,性暴烈,吃鱼、软体动物、海藻等,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中。

dài9

架蚕箔的柱子。

dài8

古同“袋”。

dài8
  1.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中药车前、甘草、陈皮等都是含甙的药物

dài,tái8
  1. 马嚼子脱落

    骀,马衔脱也。——《说文》

  2. 践踏

    兵相骀藉。——《史记·天官书》

    更相骀藉。——《后汉书·冯衍传》

    又如:骀藉(践踏)

  3. 另见 dài

dài8

地名用字。

耕地,把土翻起来。

3.〈韩〉人名用字。

4.〈韩〉家址、家垈、垈地、垈田基。《經世遺表》:“宅廛,今所謂家垈也。吾東別作垈字以號宅廛。”

dài8

古同“戴”。

dài8
  1. (形声。从山,代声。本义: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2. 同本义

    岱,太山也。从山,代声。——《说文》。朱按,在今 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

    河东 岱。——《尔雅》。按,此言 岱与 华岳恒衡为五镇之一也。

    则有九镇。又泰山为东岳。——《周礼·职方式》。按,此言 岱与 华霍恒嵩为五岳之长也。 唐虞则言四岳, 霍即 衡山。

    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白虎通·巡狩》

    太山王者告代之处,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后汉书·安帝纪》注

    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岱。——《西游记》

    又如:岱斗(泰山、北斗);岱舆(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3. 古国名 。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dài8
  1. (形声。从糸(mì),台声。本义:破旧的丝)

  2. 同本义

    绐,丝劳即绐。——《说文》

    绐,缠也。丝绐则纾而紊绕。——《广雅》

    丧勤焚缨一绐。——《逸周书》

  3. 混乱;丝纤

    绐,丝绐则纾而紊绕。——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 欺诈,哄骗

    项王至 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史记·项羽本纪》

dài8
  1. (形声。从辵(chuò),台声。本义:及,到)

  2. 同本义

    迨至菡萏成花。——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迨及(达到)

  3. 等到

    迨诸父异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迨至(及至,等到);迨闻(等到听说);迨后(等到)

  4. 趁;乘

    请迨其未毕隐(阵)而击之。——《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迨吉(男婚女嫁皆合时宜)

dāi7
  1. 暂时住在 [某处]

    但这一来,我就不能在镇头市呆下去了。——《潘虎》

    又如:她喜欢呆在娘家

dāi,tǎi7
  1. 叹词 促使对方注意的吆喝声。《戏考大全.珠帘寨》:「呔!将珠宝留下,放你过去!」

dài7
  1. 车毂端圆管状的铁帽

    轪,车輨也。从车,大声。——《说文》

    车,辖也。——《广韵》引《说文》

    肆玉轪而下驰。——扬雄《甘泉赋》。注:“车辖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楚辞》

  2. 车轮

    轮,韩楚之间谓之轪。——《方言》

dǎi4
  1. 奸细,有异心的人

    “歹”者,北以是名反侧奸细之称。——文天祥《上江淮诗序》

  2. 不端行为 。

    如:为非作歹

dài23

见“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