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襶 | dài | 22划 | ——见“褦襶”(nàidài)
|
黱 | dài | 22划 |
-
同 “黛”。
|
霴 | dài | 20划 |
-
古同“靆”。
|
瀻 | dài | 20划 |
-
酒不清。
|
簤 | dài | 18划 |
-
浅而长的竹篮。
|
蹛 | dài | 18划 | 高峻 。 如:高霓(高峻的样子)
|
戴 | dài | 17划 |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敬奉,尊奉 。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
艜 | dài | 17划 |
-
长而浅的小船。
|
懛 | dāi | 17划 |
-
1.〔~剴〕失意的样子。
2.古同“呆”,痴呆;笨拙。
|
黛 | dài | 17划 | 青黑色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
鴏 | dài | 16划 |
-
古同“玳”。
|
鮘 | chóu,dài | 16划 |
- [ chóu ]
-
义未详。
- [ dài ]
-
〈方〉鲤鱼。闽语。
|
緿 | dài | 15划 |
-
古同“紿”。
|
曃 | dài | 15划 |
-
见〔暧曃〕
|
叇 | dài | 15划 |
-
见 〔叆叇〕
|
獃 | dāi | 14划 |
-
同“呆”。
|
廗 | dài | 14划 |
-
1.屋檐下斜搭的帐棚。
2.席:“织柳为室,旃~为盖。”
|
瑇 | dài | 13划 |
-
同“玳”。
|
傣 | dǎi | 12划 | (形声。从人,泰声。本义:傣族,我国少数民族名)同本义 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古代或称掸、金齿、白衣、白夷、摆夷等。人口约83.9万(198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僮侗语族傣语支。多事农业,善植水稻
|
貸 | dài,tè | 12划 |
- [ dài ]
-
1.施與;給予。
2.借入。
3.借出。
4.指貸款。
5.赦免,寬恕。
6.推卸。
- [ tè ]
-
通“忒”。差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