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反 | fǎn | 4划 | 反革命分子的简称 。 如:肃反;三反五反 姓
|
凡 | fán | 3划 | 纲要,概括之辞 请略举凡,而客自鉴其切焉。——扬雄《长杨赋》 又如:凡目(大纲与细目);凡最(总目;名目);凡要(簿书的纲要);凡号(总括的名称) 人世间,尘世 仙凡路阻两难留。——司空图《携仙箓》 又如:尼姑思凡;神仙下凡;凡界(人世间);凡底(人间) 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 凡人,普通人 。 如:凡情(凡人的情感欲望);凡身(凡人之身);凡胎浊骨(凡人的重浊躯体);凡胎(凡人)
|
凢 | fán | 3划 | 副词(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凡,皆也。——《广雅》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
凣 | fán | 3划 | 凡是,一切。凡,皆也。——《广雅》凡,数之总名也。——《三苍》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春秋繁露》凡有辜罪。——《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内女之有爵者。——《周礼·春官序》凡所应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又如:凡有(一切;所有);凡此(所有这些) 总共。计凡付终。——《管子·版法》凡如是十许字。——宋·洪迈《容斋续笔》轩凡四遭火。——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凡六百一十六言。——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鷭 | fán | 23划 | 水鸟名。鷭鸟 ,形状略像鸡,身体黑灰色或黑褐色,前额有红色块状物。生活在沼泽或河、湖岸边,捕食昆虫、小鱼等
|
蠜 | fán | 21划 |
-
蚱蜢。
|
籓 | fān,pān,biān | 21划 |
- [ fān ]
-
1.大箕。
2.古同“藩”,篱笆:“~门竹径,清楚可爱。”
- [ pān ]
-
姓。
- [ biān ]
-
有柄的畚箕一类器具。
|
飜 | fān | 21划 |
-
同“翻”。
|
鐇 | fán | 20划 |
-
1.宽刃斧。
2.一种形似铲的工具。
3.铲除。
4.铁椎。
5.化学元素“钒”的旧译。
|
鐢 | fán | 20划 |
-
◎ 樊篱。◎ 同【野】。
|
蘩 | fán | 20划 | 白蒿 蘩,白蒿也。从草,緐声。——《说文》 蘩,皤蒿,又,蘩之丑。秋为蒿。——《尔雅·释草》。按,今苏俗谓之蓬蒿菜,叶似艾,粗于青蒿,白于众蒿,可为菹。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西游记》 菊科。一至二年生草本,嫩苗可食
|
瀪 | fàn | 20划 |
-
泉名。
|
礬 | fán | 20划 |
-
见“矾”。
|
瀿 | fán | 20划 |
-
水暴溢。
|
轓 | fān | 19划 |
-
1.古代车箱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
2.车:“昆云今驾鹿~游。”
|
蹯 | fán | 19划 | (形声。从足,番声。本义:野兽的足掌) 同本义 。 如:熊蹯(熊掌) 兽迹 愿食熊蹯,不获而死。——《国语·楚语》 又如:虎蹯(虎足迹)
|
颿 | fān | 19划 | 疾速 。 如:颿风(疾风);颿颿(急速前进的样子)
|
繙 | fān | 18划 | 反复 繙,繙冤也。从糸,番声。——《说文》 [孔子]往见 老聃,而 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庄子·天道》 声音杂乱 。 如:繙纡(嘈杂,声音纷乱) 翻译。后作“翻”。 如:繙译(用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内容;亦指专职翻译工作的人);繙译官(专司翻译的官员);繙授(演绎引述) 翻动 析波浮玉醴,换火繙银叶。——宋· 吴泳《千秋岁》 翻阅 。 如:繙讨(翻阅探索);繙书(翻阅书籍);繙核(翻阅核对);繙阅(翻阅)
|
羳 | fán | 18划 |
-
黄腹的羊。
|
旛 | fān | 18划 | 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