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眆 | fǎng | 9划 |
-
古同“仿”。
|
钫 | fāng | 9划 | 古代盛酒浆或粮食的容器,青铜制成,方口大腹 钫,方钟也。——《说文》 铜钫容六斗,重三六斤。——《愙斋集古录》引汉《建平钫铭》 碱金属族的放射性元素,它是作为Ac(锕)的衰变产物发现的,用质子轰击钍可人工制得钫 ——元素符号Fr
|
埅 | dì,fáng | 9划 |
- [ dì ]
-
古同“地”:“天告灾时,~生反物。”
- [ fáng ]
-
古同“防”,堤。
|
昉 | fǎng | 8划 | 起始 呼黑为青,莫究所昉。——清· 谭嗣同《学篇》
|
昘 | fǎng | 8划 | 〈名〉日初明,昉,明也。——《说文新附》 〈动〉起始,呼黑为青,莫究所昉。——清· 谭嗣同《学篇》
|
放 | fàng | 8划 | 通“方”。正当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
房 | fáng | 8划 |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
牥 | fāng | 8划 | 单峰驼的古名 牥,良牛名。日行二百里。又云牥驼。——《玉篇》 未经训练的牛 牥,牛未调也。——《龙龛手鉴》
|
枋 | fāng,bìng | 8划 | 枋树。木名 枋,枋木也。可作车,从木,方声。——《说文》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庄子·逍遥游》 又如:枋榆(枋树与榆树) 筑堤堰用的大木桩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水经注》 泛指木棒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来,走到柜台边。——谭秀牧《失去的黑金刚》 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 。 如:门枋 名词 古代的一种树木,木质坚硬,可制车。《说文解字.木部》:「枋,木。可作车。」 名词 方形的木柱。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三.蚕桑.蚕事图谱》:「蚕架,阁蚕盘筐具也。以细枋四茎竖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横桄十层。」
|
肪 | fáng | 8划 | 脂肪 。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主要由充满油脂物质或油液物质的细胞所组成 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曹丕《与钟大理书》 也特指动物腰部肥厚的油 脂在腰曰肪。——《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
|
瓬 | fǎng | 8划 |
-
1.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
2.瓶。
|
坊 | fāng,fáng | 7划 | 通“防”。防止;防范 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礼记·坊记》 另见 fāng
|
汸 | fāng,pāng | 7划 | 名词 古代的河流。《山海经.南山经》:「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淯。」 形容词 水势盛大。参见「汸汸」条。
|
妨 | fáng | 7划 | (形声。从女,方声。本义:损害;有害于) 同本义 妨,害也。——《说文》 将妨于国家。——《国语·越语》 敬而无妨些。——《楚辞·招魂》 令人行妨。——《老子》。注:“伤也。” 不以自妨也。——《荀子·解蔽》 贼父之子,妨兄之弟,与此同召。——《论衡·偶会》 又如:妨要(妨害要务);妨紊(伤害扰乱) 阻碍 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吕氏春秋·季夏》 又如:妨贤(阻碍贤者登进) 妨碍 不以小功妨大务。——《韩非子·难二》 又如:不妨;何妨;妨蔽(妨碍) 中止 丁亥,敕翰林直学士陈大任妨本职专修《辽史》。——《金史》 迷信者以为因命相、时辰、方位等凶像而人造成的灾厄,即所谓犯尅 自从你昨日下了书呈,将俺员外急心疼一夜妨杀了。——元· 马致远《荐福碑》
|
芳 | fāng | 7划 | 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 又如:芳兰竟体(通体芳香。比喻举止闲雅,超凡脱俗);芳芽(香茗);芳旨(香美之味);芳苾(芬芳);芳茗(香茶) 美好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又如:流芳百世;芳序(良辰,美好的时光);芳誉(好名声);芳风(雅正的音乐;美好的文章) 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又如:芳范(对女性容貌的美称);芳魂(敬称别人的灵魂);芳札(敬称他人的书信。也称芳讯,芳翰);芳信(敬称他人的书信)
|
纺 | fǎng | 7划 | 绸属;素纱 。古指素色纱绢 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仪礼·聘礼》 又指平纹丝绸织物。 如:纺绸(丝织品名。质地柔软轻薄)
|
仿 | fǎng | 6划 | (形声。从人,方声。本义:相似。或作“彷”) 同本义 仿,相似也。——《说文》。俗亦作倣。 又如:仿像(仿佛相像);他俩长得相仿 仿效;模仿。也作“彷”、“倣”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他们的罐子似乎是仿皮革容器制作的;仿刻(仿照原本的款式和字体刻印);仿模(模仿);仿写(模仿书写) 供人描红的范本 。 如:仿纸 照着范本写的字 正说得热闹,一个小学生送倣来批。——《儒林外史》 彷、髣 fǎng ——见“仿佛”(fǎngfú) 另见 páng(仿偟)
|
防 | fáng | 6划 |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堵塞 。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遮蔽 。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
邡 | fāng | 6划 | ——“什邡”(Shífāng):县名,在四川德阳
|
访 | fǎng | 6划 |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