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75条ge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9
  1. 通“搁”。放置,搁置

    险绝之处,傍凿山崖而施版梁为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崔浩

    又如:阁笔(停笔。同搁笔);阁压(搁置积压)

9
  1. 击;格斗

    挌,击也。——《说文》。段玉裁注:“凡今用“格斗”字皆当作此”。

    手挌猛兽。——《三国志》

    又如:挌斗(格斗;搏斗)

  2. 挌,止也。——《玉篇》

9
  1. 参见「茖葱」条。

gé,jí9
  1. 通“亟”。[病情] 危急

    成子高寝疾, 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

    又如:病革(病重)

  2. 另见 gé

  3. 形容词 危急。

    《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聊斋志异.卷一.叶生》:「病革,难遽瘥,请先发。」

9
  1. 〈名〉(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柯,斧柄也。——《说文》

9

〔虼蚤〕即“蚤”

gē,luò,kǎ,lo9
[ gē ]

用于拟声词。如“咯咯”“咯噔”“咯吱”等。

[ luò ]

见〔吡咯〕

[ kǎ ]

用力咳,使嗓子里的东西吐出来:~痰。~血。

[ lo ]

1.助词。相当于“了(le)”

2.:当然~!。那可好~!

8

环绕:山川,河流,烟气环绕。

gē,qiú8
[ gē ]

群角。

[ qiú ]

官牫。

8

相合;聚合;通力合作。

gē,yì8
  1. ——如:疙蹅蹅(象声词。敲击器物的声音);疙皱(蹙眉。表示烦恼、发愁);疙颤颤(抖动摇晃的样子;颤巍巍);疙秃(头上突起的疮疖)

  2. 参见「疙瘩」、「疙瘩汤」等条。

7

古地名。

7

同“胳1”。

gè,gě6
  1. 特别,与众不同

    各,异词也。从口攵,会意。攵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说文》

    各,词也。——《广雅》

    亦各,不一之辞。——《诗·载驰》疏

    又如:这人很各

  2. 另见 gè

6
  1. 与动词结合,多表示动作的继续。

    如:小虫从土里圪拱出来了

hé,gē6
  1. 参见「纥繨」、「纥剌星」等条。

6

〔~狫(láo)〕今作“仡佬”,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

yì,gē5
  1. 壮勇

    仡然从乎赵盾而入。——《公羊传》

    又如:仡勇(壮勇,英武);仡然(壮勇的样子);仡仡(勇壮的样子)

  2. 耸立

    崇墉仡仡。——《诗·大雅·皇矣》

    又如:仡仡(高耸的样子);仡立(直立不动)

  3. 另见 gē

4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5.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gè,gě3
  1. 单个;单独 。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g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