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翭 | hóu | 15划 |
-
1.羽根。
2.羽毛初生的样子。
3.古同“鍭”:“~矢一乘。”
|
瘊 | hóu | 14划 |
-
〔瘊子〕即“疣”
|
睺 | hóu | 14划 | 形容词 眼睛半盲。《广韵.平声.侯韵》:「睺,半盲。」
|
鲎 | hòu | 13划 | 鲎鱼。亦称中国鲎、东方鲎 。剑尾亚纲,特别是鲎目节肢动物的通称。有一个宽的新月形的头胸甲,在背面有一对大的复眼及两单眼,腹面生出六对步足,中部具一口,有一短小的腹部,腹部与头胸甲有关节相接,腹节愈合成一片,游泳足上附着扁平叶片状鳃,有一长而硬的可动关节的尾剑。 如:鲎帆(鲎鱼的脊背);鲎杓(用鲎壳制成的杓子);鲎媚(鲎鱼的别名);鲎樽(用鲎壳制成的酒杯) 〈方〉∶虹的别称
|
猴 | hóu | 12划 |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 如:这孩子多猴
|
帿 | hóu | 12划 |
-
箭靶。
|
葔 | hóu | 12划 |
-
〔薃~〕见“薃”。
|
豞 | hòu | 12划 |
-
1.猪叫。
2.猪叫声。
|
喉 | hóu | 12划 | 喉头 喉,咽也。——《说文》 喉咽者,量肠之府也。——《后汉书·马融传》 断其喉。——唐· 柳宗元《三戒》 又如:喉吻(喉头与嘴唇);喉头气 (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喉韵(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 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 如:喉吭(犹咽喉。也喻交通要道);喉嗉(咽喉和食道。借指生命);喉衿(喻要害之地;也喻纲领,要领)
|
鄇 | hóu | 11划 |
-
古地名,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武陟县。
|
候 | hòu | 10划 |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官吏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 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 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 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症候 [马嗣明]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时节 。 如:时候;气候;候鸟 征兆 。 如:症候;火候
|
后 | hòu | | |
堠 | hòu | | |
鲘 | hò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