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鍠 | huáng | 17划 |
-
见“锽”。
|
鳇 | huáng | 17划 | 鲟鳇鱼 。属于鲟科的一种鱼,产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处,体长约四米。本属其他各种产于欧、亚一些大河流中,形状像鲟鱼,古名“鳣”。体形为长纺锤状,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与黄灰之间,腹面灰黄,有斜方形硬鳞,尾鳍不正,头有软骨,叫鲟骨,生活在近海。 如:鳇糟(糟渍的鳇鱼);鳇冰(鳇鱼的软骨)
|
蟥 | huáng | 17划 | ——见“蚂蟥”(mǎhuáng)
|
謊 | huǎng | 16划 |
-
见“谎”。
|
縨 | huǎng | 16划 |
-
罩在武士背上防箭的布织品(日本汉字)。
|
癀 | huáng | 16划 |
-
〔癀病〕牛、马等家畜的炭疽(jū)病。
|
穔 | huáng | 16划 |
-
野谷。
|
磺 | huáng | 16划 | 硫磺 澹水在 磺山之下,日出磺气上腾,东风一发,感触易病,雨则磺水入河,食之往往得病以死。——《台海使槎录》
|
諻 | huáng | 16划 |
-
1.快乐。
2.语声。
|
艎 | huáng | 15划 | 船 。 如:艎板(船面上的铺板)
|
蝗 | huáng | 15划 | 蝗虫 。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又名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蝗,螽也。从虫,皇声。——说文》 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吕氏春秋》 又如:蝗螟(蝗与螟。庄稼的两种害虫);蝗螽(即蝗虫) 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 。 如:蝗雨(谓蝗群如雨骤至。极言蝗灾之剧);蝗旱(发生蝗灾及旱灾);蝗孽(犹蝗灾)。又叫“蚂蚱”
|
璜 | huáng | 15划 | (形声。从玉,黄声。本义:半壁形的玉)同本义 璜,半璧也。——《说文》 以元璜礼北方。——《周礼·大宗伯》 夏后氏之璜。——《左传·定公四年》。注:“美玉名。” 下有双璜冲牙。——《大戴礼记·保傅》 璜台十成。——《楚辞·天问》 又如:璜佩(泛指玉佩);璜台(用玉石装饰的楼台)
|
皝 | huàng | 15划 | ——用于人名,慕容皝,东晋初年鲜卑族的首领,建立前燕国 用于人名,慕容皝,东晋初年鲜卑族的首领,建立前燕国
|
熿 | huáng,huǎng | 15划 |
- [ huáng ]
-
古同“煌”,火光。
- [ huǎng ]
-
古同“晃”,明亮。
|
曂 | huàng | 15划 |
-
〔~㫰(liáng)〕明。
|
篁 | huáng | 15划 | 竹田,竹园 篁,竹田也。——《说文》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战国策·燕策》。 裴骃集解引 徐广曰:“竹田曰篁。” 竹丛;竹林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楚辞·山鬼》 篁竹之中。——《汉书·严助传》 又如:篁阵(竹林);篁迳(竹林中的小路);篁路(竹林中的路);篁筱(泛指密密的竹林) 竹名 隔篁竹闻水声。——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篁筱(篁竹和筱竹);篁笋(一种笋名) 泛指竹子 。 如:篁山(长满竹子的山)
|
篊 | hóng | 15划 |
-
1.引水。
2.成捆的竹木。
3.鱼梁,用竹篾编成的捕鱼器具。
|
锽 | huáng | 14划 | 钟声 一种似钺的兵器。汉唐用作仪仗 锽,兵器。——《正字通》 锽,秦改铁铖作锽,始皇制也。—— 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
|
獚 | huáng | 14划 | 犬属 ,大多为短腿的、体型矮小或中等的狗中之任何一种,通常有长而带波纹的毛,四肢和尾部有丛毛,两耳大而下垂
|
潢 | huáng,guāng | 14划 | 染纸 潢,染书也。故唐有妆潢匠。——《广韵》引《释名》 又如:潢纸(染纸) 引申为装饰 。 如:潢裱(潢治,潢饬。装裱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