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駿 | jùn | 17划 |
-
见“骏”。
|
鍕 | jūn | 17划 |
-
〔~????〕亦作“军持”。梵语,净瓶。亦称“双口澡罐”。
|
濬 | jùn,xùn | 17划 | 动词 疏通或凿深水道。 【组词】:「疏濬」、「濬河」。《书经.舜典》:「封十有二山,濬川。」汉.孔安国.传:「有流川,则深之使通利。」 形容词 幽深的。 【组词】:「濬壑」。《书经.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汉.孔安国.传:「濬,深。」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高台多妖丽,濬房出清颜。」
|
麇 | jūn,qún | 16划 | 成群 求诸侯而麇至。——《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来);麇居(群居) 另见 jūn
|
燇 | jùn | 16划 |
-
古同“焌”,点火。
|
餕 | jùn | 15划 |
-
见“馂”。
|
鲪 | jūn | 15划 | 数种鲪属(Sebastodes )鱼类之一种 。目大鳞粗,似鲤,体细长侧扁,有不规则黑斑,尾鳍圆形。卵胎生。生活于近海岩礁间
|
懏 | jùn | 15划 |
-
聪明。
|
寯 | jùn | 15划 | 俊杰,才智过人 寯,才寯也。——《玉篇》 同“俊” 名词 才能杰出的人。《广韵.去声.稕韵》:「寯,人中最才。」 动词 聚合。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三下.释诂》:「寯,聚也。」
|
儁 | jùn | 14划 |
-
古同“俊”。
|
蜠 | jùn | 14划 |
-
一种大贝。
|
銁 | jūn | 14划 |
-
古同“钧”。
|
銞 | jūn | 14划 |
-
古同“钧”。
|
箟 | jùn | 14划 |
-
古同“箘”,一种竹子。
|
覠 | jūn | 14划 |
-
大视。
|
皸 | jūn | 14划 |
-
见“皲”。
|
皹 | jūn | 14划 |
-
古同“皲”。
|
碅 | jūn | 13划 |
-
〔碅磳〕石危立的样子。磳(zēng)。
|
鈞 | jūn | 12划 |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说文解字.金部》:「钧,三十斤也。」《左传.定公八年》:「颜高之弓六钧。」《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名词 制作陶器时所用的转轮。《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
|
畯 | jùn | 12划 | 通“俊”。才智出众 。 如:畯民(贤明的人);畯臣(贤臣) 通“峻”。崇高 。 如:畯德(有崇高才德的人);畯望(指德高望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