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鱸 | lú | 27划 |
-
见“鲈”。
|
顱 | lú | 25划 |
-
见“颅”。
|
髗 | lú | 25划 |
-
古同“颅”。
|
虂 | lù | 24划 |
-
〔蘩(fán)~〕即“蔠葵”,一种缠绕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
鑪 | lú | 24划 |
-
同“炉”。
|
轤 | lú | 23划 |
-
◎ 同【轳】。
|
鑥 | lǔ | 23划 |
-
见“镥”。
|
蠦 | lú | 22划 |
-
〔~蜰(fèi)〕蟑螂。
|
罏 | lú | 22划 | 一种小口的盛酒瓦器 古磁瓶罏十七件。——《红楼梦》 同“垆”
|
籙 | lù | 22划 |
-
见“箓”。
|
籚 | lú | 22划 |
-
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
2.矛、戟的柄。
3.筐;饭器。
4.古同“櫨”。
|
艫 | lú | 22划 |
-
见“舻”。
|
纑 | lú | 22划 | 麻线 纑,布缕也。从糸,卢声。——《说文》 妻辟缕。——《孟子》。注:“练麻曰纑。” 因纺纑。——《左传·昭公十九年》注 教女学纺纑,举足疾且轻。——元· 赵孟頫《题耕织图·织·九月》 指苎麻一类的植物 林竹谷纑。——《史记·货殖列传》。集解:“纻属,可以为布。”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史记·货殖列传》 通“垆”。黑色坚实的土 五纑之状,强力刚坚。——《管子·地员》 通“栌”。即欂栌、斗栱 纑间虚也者。——《墨子·经说上》
|
鐪 | lǔ | 21划 |
-
1.古代釜一类的熬胶器皿。
2.刀柄。
3.化学元素“钚”的旧译。
|
騼 | lù | 21划 |
-
1.〔~䮷〕野马。
2.有騼䮷图形的军旗。
|
艪 | lǔ | 21划 |
-
同“橹”。
|
矑 | lú | 21划 |
-
1.瞳人;亦泛指眼珠:“扬清~,隐皓齿。”
2.视。
|
鏴 | lù | 21划 |
-
1.古代有金黄色装饰的车。
2.化学元素“镥”的旧译。
|
爐 | lú | 20划 |
-
见“炉”。
|
瓐 | lú | 20划 |
-
碧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