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哖 | nián | 9划 |
-
〔噍吧~〕地名,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县玉井乡。
|
姩 | nián,niàn | 9划 |
- [ nián ]
-
古女子人名用字。
- [ niàn ]
-
美女。
|
秊 | nián | 8划 | 〈名〉(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秊,谷熟也。——《说文》
|
念 | niàn | 8划 | 诵读,按字读出声 欲为《论》,念张文。——《汉书·张禹传》 又如:念词(念台词或道白);念咒(念诵自认为可以产生神奇力量的神秘语句);念曲(唱歌而声无抑扬);念奴(唐天宝长安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念奴娇(词牌名。其调高亢)
|
年 | nián | 6划 |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每年的 。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
廿 | niàn | 4划 | 二十。后也大写作“念” 三月念六。——清· 林觉民《与妻书》 廿二日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经廿年。——[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
卄 | niàn | 3划 | 数。二十。后也大写作“念” 三月念六。——清·林觉民《与妻书》
|
躎 | niǎn | 21划 |
-
1.蹈。
2.止。
|
蹨 | niǎn | 19划 | 踩,踏:~踏。~履。作~。@@@@@履行,实行:~行。实~。@@@@@陈列整齐。
|
鯰 | nián | 19划 |
-
同“鲇”。
|
攆 | niǎn | 18划 |
-
见“撵”。
|
簐 | niǎn | 17划 |
-
〔恭~弓〕钓。
|
鵇 | nián | 17划 |
-
米鹭(日本汉字)。
|
蹍 | niǎn | 17划 | 蹈,踩 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庄子·庚桑楚》。成玄英疏:“践,踏也,履也。” 当足见蹍,值轮被轹。——张衡《西京赋》
|
黏 | nián | 17划 | 具有黏性的。同“粘”。 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
鮎 | nián | 16划 |
-
见“鲇”。
|
鲶 | nián | 16划 | 鲶目鲶科鱼类的统称。头大而扁,嘴阔,上下颌有四根长须,无鳞,皮肤多黏液。背苍黑色,腹白,背鳍、胸鳍上棘刺有毒。约有二千五百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于河湖池沼中,白昼栖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以小鱼、贝类、蛙类等维生。
|
輦 | niǎn | 15划 |
-
见“辇”。
|
撚 | niǎn | 15划 | 动词 捏,用拇指与其余手指夹住。 唐.裴说〈闻砧〉诗:「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红楼梦.第六回》:「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
|
撵 | niǎn | 15划 | (形声。从手,辇声。本义:驱逐) 同本义 你趁早与我出去,我不着丫头撵你。——《金瓶梅》 又如:撵山(闯山,在山上转);撵逐(驱逐);撵他下台;撵蹿(赶走);把孩子撵回屋;把猪撵进圈;你不好好干活,老板会撵你;把人撵走 〈方〉∶追赶 。 如:我撵不上他 催 贾母亦知因 贾政一人在所致,酒过三巡,便撵 贾政去歇息。——《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