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碾 | niǎn | 15划 | 用于使谷物等破碎、去皮或使场地、道路等变平的工具 遂教民为碾。——《魏书·崔亮传》 又如:水碾;石碾;汽碾;碾台(碾盘);碾船(碾药的器具。即药碾子);碾房(碾谷磨面的屋子或作坊);碾窝(即碾房)
|
蔫 | niān | 14划 | [植物]枯萎 蔫,物不鲜也。——《广韵》 又如:让太阳晒蔫了的花;菠菜蔫了;蔫菸(衰败;枯萎);花瓶里的花蔫了 下垂的样子 我如今剌搭着两箇蔫耳朵。——元· 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 比喻精神萎靡,呆滞 。 如: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蔫头蔫脑(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用同“嫣”。 如:蔫红(深红色。亦指鲜艳的红色为蔫,用同“嫣”)
|
艌 | niàn | 14划 |
-
用桐油和石灰填补船缝:“中流舟漏……舟得近岸,~之而行。”
|
鲇 | nián | 13划 |
-
鲇鱼,体表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头扁口阔,有须两对,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淡水中,吃小鱼、贝类、蛙等。
|
焾 | niǎn | 12划 |
-
“捻”的讹字。
|
辇 | niǎn | 12划 | 拉车 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荀子·大略》 又如:辇土(用手拉车运送泥土);辇运(车运,拉车运输);辇重(挽引重车) 乘车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如:辇从(同车的随从) 载运;运送 辇金输虏庭。——陆游《闻虏乱次前辈韵》 又如:辇送(运送);辇致(送达);辇运(运输)
|
跈 | jiàn,chén | 12划 |
- [ jiàn ]
-
古同“践”,践踏:“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
- [ chén ]
-
古同“趁”。
|
唸 | niàn | 11划 | 动词 惦记、想念。 【组词】:「思念」、「挂念」。唐.白居易〈伤远行赋〉:「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 动词 忆念。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 【组词】:「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经.卷下》:「念出入息。」
|
捻 | niǎn,niē | 11划 | 捏,揉塑 。 如:捻土成香(捏泥成香);捻塑(揉捏塑造);捻着鼻子(形容忍气吞声的样子) 握持 。 如:捻香(持香礼拜);捻掿(用两个指头捏住) 按 。 如:捻管(按抑管孔。吹奏管乐器的手法) 堵塞 。 如:捻船(泥船缝) 另见 niǎn 动词 捏,用拇指与其余手指夹住。 唐.裴说〈闻砧〉诗:「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红楼梦.第六回》:「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
|
埝 | niàn | 11划 | 田里或浅水里用于挡水的土埂 。 如:打埝 淮北盐场交货、换船的地方叫埝 。也称为堰。 如:太平埝;临浦埝
|
淰 | niǎn,shěn | 11划 | 动词 鱼因惊骇而四处游散。 《礼记.礼运》:「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唐.孔颖达.正义:「淰,水中惊走也。」
|
涊 | niǎn | 10划 | 汗出的样子 。 如:涊颜(汗颜,羞愧);涊淟(污浊)
|
秥 | nián | 10划 |
-
糯稻。
|
辗 | niǎn | | |
拈 | niā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