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匏 | páo | 11划 |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 匏,瓠也。——《说文》 匏有苦叶。——《诗·邶风·匏有苦叶》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其器陶匏。——《汉书·郊祀志下》
|
萢 | pāo | 11划 |
-
姓。
|
脬 | pāo | 11划 | 同“泡”。用于屎、尿 。 如:一脬尿
|
砲 | pào | 10划 | 动词 一种烹饪法。在旺火上急炒。用于快炒肉片、肉丁等。 【组词】:「炮羊肉」、「炮炒鸡丁」。 动词 把东西置于器物上烘乾。 【组词】:「将鞋子放在炉台上炮乾。」
|
袍 | páo | 10划 |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衣敝縕袍。——《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 纩为茧,縕为袍。——《礼记·玉藻》 又如:袍子 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用作朝服 。 如:长袍;旗袍;袍带(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衣 袍者,表衣之通称。——《正字通》 战袍 。 如:袍铠(战袍与护身铁甲);袍甲(战袍和铠甲);袍仗(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袍袴(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袍袄(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 衣的前襟 。 如:袍襟(衣襟)
|
皰 | pào | 10划 |
-
同“疱”。
|
疱 | pào | 10划 | 面部所生的小疮,俗称粉刺 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茅盾《子夜》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 如:手上烫起了一个疱;小水疱;小脓疱
|
泡 | pà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