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绻 | quǎn | 11划 | (形声。从糸,卷声。古作“卷”。本义:屈曲) 同本义 。 如:绻领(翻领) 收缩 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淮南子》 缱绻。相结牢固,不离散。引申作眷恋 。 如:绻怀(想念);绻结(缱绻。情意缠绵);绻缱(缱绻。感情深切,难舍难分);绻恋(眷恋。爱恋不舍)
|
牶 | quàn | 10划 |
-
牛鼻木。
|
牷 | quán | 10划 | 古代祭祀用的牛毛色纯一 。也指牲畜毛色纯一 牷,牛纯色。——《说文》 吾牲牷肥腯。——《左传·桓公六年》。注:“牷,纯色完全也。” 牲牷祭牲。——《礼记·祭仪》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书·微子》。传:“体完曰牷。” 又如:牷物(牷牲,牷牺。纯色的全牲)
|
辁 | quán | 10划 | 浅薄;小 后世辁人讽说之徒。——《庄子·外物》 又如:辁才(小才;浅薄之才);辁朴(浅薄朴拙不堪重任的人)
|
悛 | quān | 10划 | (形声。本义:停止) 同本义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悔改;改变 悛,更也。——《广雅·释诂三》 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为是悛而止。——《左传·昭公九年》 过而不悛。——《韩非子·难四》 又如:怙恶不悛;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过);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惧)
|
烇 | quǎn | 10划 |
-
火貌。
|
拳 | quán | 10划 |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
蜷 | quán | | |
啳 | quán | | |
犬 | quǎn | | |
泉 | quán | | |
巏 | quán | | |
埢 | quá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