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烁 | shuò | 9划 | 摇曳;闪烁 其外浅处,紫碧浮映,日光所烁也。——《徐霞客游记》 通“铄”。销熔 烁金以为刃。——《周礼·考工记·总敍》 众口烁金。——《国语·周语》 又如:烁金(熔化金属;另指伤人的谗言)
|
说 | shuō,yuè,shuì | 9划 | 喜悦。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动词 喜悦。通「悦」。 《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妁 | shuò | 6划 | 媒人 妁,媒也。——《集韵》
|
鑠 | shuò | 23划 |
-
见“铄”。
|
爍 | shuò | 19划 | 形容词 光亮闪动的样子。 【组词】:「灯光闪烁」、「目光烁烁」。《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就这洋灯而论,晶光烁亮,已是外国人文明的证据。」 形容词 炎热。唐.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邱记〉:「温风不烁,清气自至。」
|
鎙 | shuò | 18划 |
-
长矛。
|
箾 | xiāo,shuò,qiào | 15划 |
- [ xiāo ]
-
古同“箫”。
- [ shuò ]
-
1.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状舞具。
2.以竿击人。
- [ qiào ]
-
古同“鞘”,装刀剑的套子。
|
獡 | shuò,xī | 14划 |
- [ shuò ]
-
惊惧。
- [ xī ]
-
古同“猎”,猎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野兽。
|
碩 | shuò,shí | 14划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說 | shuō,shuì,yuè | 14划 |
- [ shuō ]
-
同“说”。
- [ shuì ]
-
同“说”。
- [ yuè ]
-
同“说”。
|
説 | yuè | 14划 |
-
均见“说”。
|
槊 | shuò | 14划 | (形声。从木,朔声。本义:古代兵器,即长杆矛)同“矟”。长杆矛 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 宋· 苏轼《前赤壁赋》
|
搠 | shuò | 13划 | 戳,刺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水浒传》 又如:搠杀(刺死);搠番(刺倒;扎倒) 插 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三国演义》 用力推 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初刻拍案惊奇》 掉换 。 如:搠包儿(调包。暗易人之物以骗财);搠换(调换) 执,持 。 如:搠笔巡街(沿街卖诗文) 寻访 捞水底月觅衣食,如投吕先生访故友,似寻 吴文政搠如相知。—— 元· 郑廷玉《金凤钗》 蘸;沾 只拣那卖不去的菜叶儿,将来煨熟了,又不要蘸盐搠酱,只吃一碗淡粥。——元· 秦简夫《东堂老》 搠渰 亦作“塑渰”。装痴作呆 你妆憨,咱塑渰,影羞惭。——元· 曾瑞《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风情》曲
|
蒴 | shuò | 13划 | 果实的一种类型 。干燥裂开性的、结许多子的果实,通常由两个或更多心皮组成,成熟时种子通过气孔或荚片燥裂而释放出来。通称“槊果” 结蒴似荞麦蒴而圆,中有小子,如油子大。——《救荒本草》
|
矟 | shuò | 12划 | 古兵器名,即长矛。也作“槊”。 如:矟毦(指槊上用羽毛所做的缨)
|
欶 | shuò,sòu | 11划 | 动词 咳嗽。同「嗽」。
|
硕 | shuò,shí | 11划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朔 | shuò | 10划 | 生,出现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每月初省视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
铄 | shuò | 10划 | 明亮,光明 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魏· 何晏《景福殿赋》 又如:铄亮(非常明亮) 美好的样子 。 如:铄懿渊积(德行美好,学问渊博) 光辉美盛的样子 。 如:铄颖(光辉美盛,颖秀突出)
|
哾 | chuò,yuè | 10划 |
- [ chuò ]
-
古同“啜”。
- [ yuè ]
-
〔铜~〕古书上说的一种鱼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