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縤 | sù | 16划 |
-
生帛。
|
穌 | sū | 16划 |
-
见“稣”。
|
潚 | sù | 16划 |
-
1.水深而清澈。
2.迅疾:“迅焱~其媵我兮。”
3.姓。
|
樎 | sù | 15划 |
-
马槽。
|
樕 | sù | 15划 |
-
见〔朴樕〕
|
餗 | sù | 15划 | 鼎中的食物。泛指佳肴美味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易·鼎》。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
潥 | sù | 15划 |
-
水名。
|
憟 | sù | 15划 |
-
阿谀逢迎。
|
碿 | sù,xiè | 15划 |
- [ sù ]
-
磨。
- [ xiè ]
-
碎石。
|
鋉 | sù | 15划 |
-
1.金。
2.镯子:“臂系金缠,足圈金~。”
|
蔌 | sù | 14划 | 蔬菜的总称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如卷心菜、马铃薯、豆子或芜菁)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诗·大雅》
|
愬 | shuò,sù | 14划 | 动词 诉说。通「诉」。《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动词 诋毁、诬陷别人。《论语.宪问》:「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
|
遬 | sù | 14划 |
-
1.密:“别苗莠,列疏~。”
2.窘迫不安的样子:“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
3.古同“速”,迅速:“茎生有行,故~长;弱不相害,故~大。”
|
膆 | sù | 14划 |
-
同“嗉”。
|
趚 | sù | 14划 |
-
〔~~〕跑动的声音,如“麀鹿~~。”
|
榡 | sù | 14划 |
-
器物未加装饰。
|
觫 | sù | 14划 | 恐惧颤抖的样子 。 如:觫觫(恐惧的样子);觳觫(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
僳 | sù | 14划 | —见“傈僳”(lìsù)
|
稣 | sū | 13划 | (形声。从禾,鱼声。“苏”的本字。艸、禾义通。“稣”常用为“苏醒”义) 同“苏” 稣,把取禾若也。——《说文》。段玉裁改为“杷取禾若也”,并注:“杷,各本作把,今正。禾若散乱,杷而取之,不当言把也。 转意为死而复生,苏醒,复活。今作“苏” 留尸十日,平旦喉中有声如雨,俄而稣活——《法苑珠林》 “穌”另见 sū(苏)
|
愫 | sù | 13划 | 诚意,真情实意 披腹心,见情愫。——《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