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暛 | suǒ | 13划 |
-
明朗。
|
羧 | suō | 13划 | 碳酸失去氢氧原子团而成的一价复基,即原子团-COOH ——化学名字用词。 如:羧基(碳酸失去氢氧原子团而成的一价复基,化学符号-COOH)
|
溹 | suǒ | 13划 |
-
溹泸河,即索泸河,水名,在河北省东南部,清凉江支流。
|
嗍 | suō | 13划 | 吮吸 。 如:嗍民髓(吮吸民髓);嗍奶;拿根冰棍慢慢嗍
|
蓑 | suō | 13划 | 用草覆盖;掩 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公羊传》
|
嗩 | suǒ | 13划 |
-
〔~呐〕管樂器,形狀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
锁 | suǒ | 12划 | 加锁,用锁锁住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 杜甫《秋雨叹》 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紧缩而形成皱纹 。 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缝制 。 如:锁边;锁眼 束缚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 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 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封闭;封锁 。 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
睃 | suō | 12划 | 看。常指斜着眼看,偷看 都头如何不去睃一睃。——《水浒传》 又如:睃拉(瞧);睃趁(斜视,瞟);睃睃(看看;探望);睃拉不上(看不惯);睃见(一眼看到)
|
惢 | suǒ,ruǐ | 12划 | 动词 心疑、多虑。《说文解字.心部》:「惢,心疑也。」
|
琐 | suǒ | 11划 | 细碎,细小 成魁琐。——《太玄·成》。注:“细也。” 琐,碎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琐琐。——《易·旅》。郑注:“犹小小。”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袁枚《祭妹文》 琐琐(细小的事情)。又如:琐琐(细小的样子);琐屑(烦碎细小);琐器(细小的器具);琐末(细微) 形容人品卑劣,猥琐 琐琐姻亚,则无膴(wǔ)(膴仕,高位厚禄)。——《诗·小雅·节南山》 又如:琐贱(地位卑微);琐劣(猥琐拙劣);琐任(卑微的职务);琐猥(庸俗卑微);琐运(卑贱的命运) 琐碎 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乃专访州闾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唐· 刘知几《史通·书事》 又如:琐近(琐碎而浅近);琐言(琐碎的言谈);琐卒(零散的兵力);琐故(琐细的典故);琐记(记述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琐务(琐碎的事务);琐脞(繁琐);琐说(琐细的论述) 平庸 。 如:琐才,琐材;琐姿(庸才,陋质) 仔细 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汉书》
|
琑 | suǒ | 11划 |
-
◎义未详。
|
桫 | suō | 11划 | 木名。桫椤 古人藏书,多用芸香,即今之七里香也。匣柜须用楸、梓、杉、桫之类,忌油松,内不用漆。——《芸窗类记》
|
傞 | suō | 11划 |
-
〔~~〕a.舞个不停;b.参差不齐。
|
梭 | suō | 11划 | 穿梭 。比喻往来频繁,运行快速 纷纷织女梭。——南朝宋· 鲍照《代堂上歌行》 又如:日月如梭;梭梭(往复如梭。形容频繁);梭过(很快地穿过);梭天摸地(上窜下跳。喻到处逃窜) 滑动 。 如:从马上梭下来 用眼一扫 。 如:偷偷地梭了他一眼 悠荡 人人吹唱人人欢,高打秋千好快乐。梭罗梭,梭着李婆!——梨园戏《陈三五娘》
|
唆 | suō | 10划 | (形声。本义:怂恿人做坏事) 同本义 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西游记》 又如:唆讼(教唆诉讼的简称);唆教(挑拨;唆弄);唆掇(撺掇;怂恿);唆犯(调唆;撺掇);唆哄(教唆哄骗);唆激(教唆挑动);唆冷(挑拨,使疏远、冷漠);唆说(挑拨);唆送(挑拨;教唆);唆诱(挑动诈骗);唆摆(调唆摆布);唆嘴(摆弄口舌);唆拨(教唆挑拨);唆诈(教唆哄骗);唆毒(狠毒地挑拨);唆令(唆使) 〈方〉∶用嘴吮吸 吃剩的桃核他也舍不得扔,又用嘴唆了一遍 犹噀。喷 被先生咬破中指,向西唆了,狂风起,楚兵三人都在阵中。——《七国春秋平话》 〈方〉∶咬。谓将口凑近 吴妈重复又唆着耳根叮嘱了她一番话。—— 方光焘《疟疾》
|
娑 | suō | 10划 | 挑逗 闹清明莺声婉啭,荡花枝蝶翅蹁跹,舞东风剪尾娑人。——元·无名氏《焚儿救母》 又如:娑人(挑逗人)
|
唢 | suǒ | 10划 |
-
〔唢呐〕俗称喇叭。簧管乐器。有多种形制,最小的叫海笛。木制,铜喇叭口, 一般有八个音孔。发音响亮,富有表现力。是民间吹打乐中的主要乐器。
|
索 | suǒ | 10划 | 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 如:种粟千百索 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 如:受贿三千索
|
逤 | suò | 10划 |
-
〔逻~〕中国西藏拉萨在唐代的称呼,如“设备邯郸道,和亲逻~城。”
|
莏 | suō | 10划 |
-
〔捼~〕两手相摩。
|